华夏幸福:有100个招商局长的地产商

地产+招商引资,是华夏幸福的两条腿。但这个模式,能否在环京楼市严调控的现实中生存?

责任编辑:吴金勇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环京楼市调控一年来,华夏幸福的房地产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12日《南方周末》)

地产+招商引资,是华夏幸福的两条腿。但这个模式,能否在环京楼市严调控的现实中生存?

2018年3、4月份,A股上市企业进入披露年报季,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600340.SH,下简称华夏幸福)却陷入密集舆论漩涡,随着环京楼市调控的持续加强,关于华夏幸福“资金链紧张”“银行停贷”“卖地求生”的传闻不胫而走。

2018年3月29日,华夏幸福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华夏幸福实现销售额1522.12亿元,同比增长26.5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7.81亿元。这样的业绩虽不能与“宇宙第一房企”五六

千亿的销售额相提并论,但也足以跻身十大房企之列。

年报显示,其两大主业为房地产开发和产业发展服务,其中房地产收入占比48.79%,与上年相比增速为-18.22%,而产业发展服务收入占比38.93%,与上年相比增速达110.41%。两大主业泾渭分明的增长趋势,反映了这家环京第一地产公司的真实现状。

“华夏幸福有两个挣钱的买卖,一个是产业新城,一个是房地产,但本质上他们属于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商。”华夏幸福总裁孟惊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并阐释了华夏幸福的商业模式。

据2017年年报,两项业务中,房地产开发为公司带来的毛利率为22.27%,提供了四成的利润,产业发展服务的毛利率为92.25%,为公司贡献了六成利润,而所谓产业发展服务就是与政府合作开发产业园。

华夏幸福在与政府合作开发产业园中,负责制定园区的定位、规划,并出资建设园区的道路、绿化、管网等基础设施。之后,它还一揽子负责园区的招商引资、产业导入。每落地完成一个项目,政府则需向华夏幸福支付落地投资额45%的费用,以及将来一定比例的税收提计,刨除基建成本,就构成了华夏幸福主要利润来源。

正是项目引进“抽成”与房地产开发两本生意经,浇灌出一家隐形巨无霸。年报显示,2017年,华夏幸福的产业园区新增签约入园企业635家,新增签约投资额1650.6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新增结算为产业发展服务收入的落地投资额545.2亿元。

华夏幸福的崛起表明,在中国,产业发展服务的毛利和扩张速度可以媲美传统房地产开发。地产+招商引资不仅是一门生意,而且还是一个高门槛的大生意。

房地产输血园区

2017年报显示,公司实现销售额1522.12亿元,其中,产业新城业务园区结算收入额299.12亿元,房地产业务签约销售额1200.51亿元,其他业务(物业、酒店)销售额22.49亿元。

虽然产业园的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