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障与代际公平:为什么家庭重要

需要国家制定实质性社会政策来保障家庭养老,提供家庭养老的税收优惠政策、社区支持系统等等。

责任编辑:戴志勇

2017年5月19日,在安徽临泉县吕寨镇五岳村,村民在查看贫困户子女支付赡养老人费用的公示。五岳村将贫困户姓名及其子女姓名、每季支付给老人的赡养费公示出来,以此督促子女尽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3月29日《南方周末》)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模式最大问题就是,它的道德推理模式从开端上就越过人类生活处境的一个根本向度,即脆弱与依赖,而养老问题恰恰是从这一处境中生发出来的。

需要国家制定实质性社会政策来保障家庭养老,提供家庭养老的税收优惠政策、社区支持系统等等。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保障领域中的代际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代际公平与正义已经成为当前养老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和推动因素。在代际公平的视角下,养老制度的本质,是一个在经济上活跃与已不活跃的成员之间,如何分配资源的伦理和政治问题。

代际分配危机

具体而言,我国养老领域中的代际分配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从宏观层面上看,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行进、少子高龄化现象并存的条件下,工作的一代人需负担的退休一代人的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多,负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结果必定是代际之间负担越来越不公平。如果无法有效平衡代际之间的负担,现行养老保障制度总有一日会面临收不抵支、无法为继的局面。

微观层面上的代际分配危机,表现为家庭内部的传统反馈模式愈加失衡。早在上世纪80年代,著名社会家费孝通就指出,“养儿防老”是均衡社会成员世代间取予的中国传统模式,并指出,中国家庭结构的“反馈”模式,不同于西方的“接力”模式。然而越来越多的社会学研究发现,传统的反馈模式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市场化和理性经济人的交换逻辑,侵蚀和扭曲了作为反馈模式基础的反哺意识。

上述状况表明,代际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迫在眉睫的危机,在这一点上,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有着高度的共识,即代际公平应当成为现代养老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价值基础。

西方学者解决代际公平的思路

从国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看,代际公平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前沿研究领域。在发展早期,代际公平理论集中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上,主要关注当代人与尚未出生的后代人之间,如何公平地分配各种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收益和成本,以及分享发展的平等机会。但随着近几十年西方社会老龄化,人口结构的改变所带来的抚养比的改变,使得作为代际契约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持续性和互惠性都受到了挑战,现在工作的一代,很可能无法期望在老年时得到他们现在所提供给老年人的给付水平,这就引发了同时存在的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代际公平与正义问题。

虽然问题的焦点有所改变,但主导讨论的自由主义框架并无变化,养老领域中的代际公平问题,依然被表述为如何在世代(generation)之间维持公平契约的问题,并导向两种代表性的解决路径:一条是古典自由主义式的,主张“私有化”养老责任;另一条路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