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历史中流浪了许久的那滴泪” 告别“诗魔”洛夫
最终,洛夫放弃了这个念头。2016年,他回到台北居住,在海峡对岸终老。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本文首发于2018年3月22日《南方周末》)
“漂泊本身展现出生命的价值,在漂泊当中对人生、对人性,才能有更深刻的体验。”
“他说话有衡阳口音,也有台湾口音,杂糅在一起,声音很有特色,就跟他的诗歌一样。”
2018年3月19日,90岁的台湾诗人洛夫在台北辞世。
传记作家龙彼德跟访洛夫已经30年,得知消息非常意外。“他每天都要游泳一小时,80多岁还在游。”龙彼德回忆,洛夫87岁时去泰国曼谷参加诗歌活动,还感叹酒店没有游泳池,“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后事,觉得自己身体很好”。
2018年3月初,洛夫还颇有兴致地出席了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会后,主办方请他象征性地签几本书。“最后他签了四五十本,”与洛夫联系密切的湖南作家甘建华回忆,“他本来抵抗力已经很差,就累病了。”
3月17日,甘建华在洛夫故乡湖南衡阳组织“洛夫诗歌演诵会”。第二天中午,诗人看到消息,回复了一条微信语音。甘建华反复听那段三秒长的语音,却怎么也听不懂:“他可能想跟我说什么,已经说不清了。”
15个小时后,洛夫去世。
对于大陆民众来说,名气更大的台湾诗人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余光中和郑愁予。
“实际上在台湾诗坛,洛夫的地位绝对不比他们低,”诗歌评论家吴思敬说,“一首《乡愁》就使余光中名扬天下,他的诗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接受;对现代诗探索比较彻底的,还是洛夫。他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而且直到晚年还能写得那么好,这是非常难得的。”
洛夫曾亲历抗日战争、炮击金门和美国的越战。“这样的诗人很难重复。他年轻时代在不同文化中受到哺育,遭遇过重大的人生变化,这不是谁都能经历到的。”吴思敬说,“所以洛夫的诗歌特别丰富,不是仅仅表现一个狭小的自我,他是从小我见大我的一个人。”在他眼中,洛夫是“非常重要的大师级诗人”。
“我们民族是从碎玻璃上踩过来的”
2004年,甘建华第一次见到洛夫。“先生个子很高大。年轻时穿着军装的照片,简直称得上健硕,像美国军人的身胚。”甘建华回忆,“他说话有衡阳口音,也有台湾口音,杂糅在一起,声音很有特色,就跟他的诗歌一样。”
洛夫出生于湖南衡阳,身材和口音都是那段离乱历史留下的烙印。1949年5月,陆军训练司令部在衡阳招考青年学生,声称去台湾深造。包括他在内的200名衡阳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