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它,但不得不把钱交给它” 培训班如何占领学校“减负”后的地盘

只要重点大学和重点高中的入学机会是稀缺的,家长给孩子“增负”的需求就难以降低。

责任编辑:吴金勇 助理编辑温翠玲

成都文翁路的学而思校区里,晚上六点后,学生都在上补习课。(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3月15日《南方周末》)

只要重点大学和重点高中的入学机会是稀缺的,家长给孩子“增负”的需求就难以降低。

“教育的本意是‘教养’,但是现在社会的教育焦虑不是为了教养,而是为了获得进入更高社会的门槛和更多的机会。”要改变这点,社会要给普通人提供更多阶层流动通道。

“如果需求侧不发生改变,供给侧的调整就无法治本,甚至会导致教育培训市场在大规模清理整顿之后,被少数几家垄断的现象。”

93%的中国内地父母,都正在或曾经为子女支付私人补习费用,高出63%的全球平均水平。这是汇丰银行发布的2017年全球调查报告《教育的价值》中的调查结果。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的观察,10年前,一线城市上辅导班的家庭还不到30%,现在,北京、上海的家庭年度辅导班开支超过10万元的比比皆是。十年时间,校外辅导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几乎成了学龄孩子家庭的常态。

“减负”政策也随之从校内延展到了校外。2018年2月底,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该通知最为人们关注的有三点:要求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

南方周末记者多方采访家长、老师和校外机构,发现校外培训的症结在校内。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为了考上更好的学校,家长在“减负”的校内学习之外给孩子“自主增负”。因为家长的需求旺盛,校外辅导机构的市场就格外火爆。

对于校外辅导机构,一位家长说,憎恶谈不上,主要是焦虑和无奈,孩子累、收费高,“我肯定也不喜欢它,但不得不把钱交给它”。

重点大学名额有限,补不补?

叶非是一名上海三年级女生的父亲。从幼儿园中班开始,他们家就走上了校外培训之路,一开始是兴趣班,“小主持人”、武术之类。也报了“看图说话”课,其实是语文辅导,因为家长群里在传播一种焦虑,如果不补拼音和写字,一年级完全跟不上。

进入小学,他们开始读校外机构“学而思”的奥数班,早先还因为入学名额紧张,需要早早排队。三年级,他发现女儿英语落后了,于是加上了英语课。“语文没报,实在是没有档期了。”他说。

他家的校外辅导主要安排在周末,占掉一天半时间。大人需要陪读,基本是坐在教室外面刷手机。每个月的校外辅导花销在3000元以上,算是少的。

叶非的女儿说,“班级里很多都补”。数学语文应该补,英语是必然补,因为家长会上老师说了“如果你小孩真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