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来不一样,内在的东西却越来越相似2017当代艺术的平淡与暗涌

作家阎连科对“苦咖啡文学”的批评同样适用于当代艺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切身体察以及在此之上、以艺术的方式做出的有效回应和行动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邢人俨

在纪录片《方绣英》中,王兵用严肃、冷静的镜头记录了浙江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片头三分钟起,主人公方绣英就已无法说法和行动。2017年6月7日,《方绣英》在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上首映。(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作家阎连科对“苦咖啡文学”的批评同样适用于当代艺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切身体察以及在此之上、以艺术的方式做出的有效回应和行动越来越少。

回看2017年,与艺术有关的年终数据看似精彩。某艺术媒体做了一个并不完整的统计,2017年,中国举办了1179场次展览。

这些展览中,“未来”这样一个并不新鲜的词高频率出现,或许是值得留意的一个新动向。

早在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就主办过一个以“未来”为主题的展览。

2017年,艺术的“未来”显然有着更具体而广阔的现实基础。人工智能风潮兴起、《未来简史》热销以及中国科幻写作厚积薄发,都让“未来”变得炙手可热,艺术也似有意以此作为某种姿态和立场。

艺术作品很难像过去一样横空出世

欧洲艺术界最重要的三大展览——威尼斯双年展、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和十年一次的明斯特雕塑展相聚2017年。由于它们(尤其是前两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复杂影响,使中国艺术界将其视为一件大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举办关于卡塞尔文献展的展览时,特别勾连了一条卡塞尔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关系线索,从自身视角出发将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国际挂靠在一起。

这些基于专业性和持续性的国际艺术大展,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难以绕开的意义。展览中所反映出的艺术口味常被视为某种标杆或导向,在一段时间内都是业内人士学习甚至模仿的对象。在展览泛滥的当下,参展经历仍是衡量艺术家影响力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尤其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大展。东西方不少艺术家就是通过这些平台进入国际视野,从而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甚至名利。

与传统书画、古玩等开放性较弱的运作模式不同,中国当代艺术已经甚至必须参与到全球资本和艺术资源配置的网络中。国际大展的光环始终都在,“镀金”需求一直都有,所以,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退而求其次,围绕其产生的外围展、平行展也以衍生品的形态受到一些追捧。

但漂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