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很多机会的同时, 我们在失去一些东西” 2017 戏剧观察,“大年”还是“泡沫”?
2017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创作者们继续各自探索。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今天惯常用“明星戏”的巡演方式,每个城市两场,甚至一场。这样的戏应该定下来,演员的表演,剧组的整体状态能够真正进入作品。不要一个王学兵回归舞台,我们惊呼一下就过去了,要形成常态。
年度戏剧:《酗酒者莫非》
2017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创作者们继续各自探索。中外戏剧交流更为深入,出现了《酗酒者莫非》《惊梦》等重要的跨文化作品。乌镇戏剧节进入第五年,举办七届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却因重要承办方天津大剧院经营权变更而前景未知。
戏剧市场蓬勃,甚至出现了“音乐剧大年”的说法。如果说资本涌入会扭曲文化领域,“但你会不会觉得电影的局面稍好一点?”编剧李静问道。
原创剧目乏力仍然令人焦虑。剧评人奚牧凉在朋友圈感叹“中国戏剧只是需要时间”,另一位剧评人回复“:这个趋势的中国戏剧,已经好几年了。”佳作偶现固然可喜,但2017年没有出现创作水准的大幅提升。
南方周末邀请了剧作者李静,戏剧制作人袁鸿和剧评人奚牧凉,各自讲述对2017年中国戏剧的观感,有批评,也有期待。“如果发一个年度奖,我要发给中国观众。”袁鸿说。
“除了是艺术也要对现实说话”
南方周末:2017年,有哪些戏剧令你印象深刻?
李静:原创剧里印象最佳的是《酗酒者莫非》,波兰导演陆帕在史铁生原著的基础上创作。它是一部世界级的中国戏剧,以耳语、低语的方式,体现了复杂、微妙,而又诗意的中国人内心世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性形象第一次出现在舞台上,是一个精神化的“雕像”。
奚牧凉:陆帕虽然不完全沿着史铁生的写法,删减、重写了很多,但把寓意表现出来了。陆帕带着自己的一套戏剧美学进入中国,产生出一部跨文化作品。他能把自己的风格和史铁生想要表达的东西相对平衡地呈现出来。很多外国导演大多排自己熟悉的文本,比如莎士比亚、古希腊的戏,中国演员完全配合他们,带着学习心态。跨文化还不是很凸显,但2017年之后,这会是一个被关注的问题。
袁鸿:我提名《武松日记》,它是一部被忽略的作品,在香港的演出时间只有半个月。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院长潘惠森把十几年前的作品重新创作和解构,香港话剧团最优秀的中青年演员都在台上,结合香港的处境来看相当动人。
同一周我在香港看了《父亲》,法国剧作家霍里安·齐勒的剧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