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转型“人口”战略见成效 深圳2017年常住人口猛增62万
对于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而言,难能可贵的是,在追逐人才的同时,它的天平开始悄然倾斜,无论是将学历人口的入户门槛放松至大专,还是开放非学历人口的积分入户通道。
责任编辑:陈洁
对于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而言,难能可贵的是,在追逐人才的同时,它的天平开始悄然倾斜,无论是将学历人口的入户门槛放松至大专,还是开放非学历人口的积分入户通道。
人口持续净流入,成为深圳近年来的一个显著特征。
根据深圳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2017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量达到62万,是近年来的峰值。
往前回溯,2011年以来,深圳的年度常住人口增量大约在9万人左右,2014年达到了15万,随后三年持续飙升,常住人口增量都超过了50万人。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2016年深圳的户籍人口比重仅有34%。在“补课”需求的推动下,深圳正在大力度吸引学历型、技能型人才,降低人才的落户门槛。而2017年的一个新变化是,通过积分入户的形式,给长期在深稳定就业和居住的非学历型、技能型常住人口开辟了另一条入户通道。
在一线城市严控人口的背景下,深圳常住人口却迎来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事实上,深圳官方也曾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城市整体人口规模,优化人口户籍结构和素质结构,到2020年,全市人口发展预期目标为1480万人。
按照当前的基数和增长情况,1480万或许算不上一个太严格的约束目标,反之,它很大可能意味着,深圳还将有几年的人口政策宽松期。对照2017年北京、上海同时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的情况,深圳有望继续释放“人口竞争”的红利。
宽松的入户政策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在深圳随处可见的口号,彰显了城市的开放性,而近两年深圳的户籍政策,成为这种开放性的最佳注脚。
2016年8月,深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口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等文件,提出将纯学历型人才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及以上,对人才入户量不设指标数量上限。
由此,深圳的落户条件之宽松程度堪比诸多二三线城市。2016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长约53万,其中户籍人口增长约50万,增幅达到14%。
2017年,深圳延续了上述宽松的人才落户政策。按照正常情况推断,62万常住人口增量里,仍有很大比例属于新增户籍人口。
此外,深圳在2017年还增加了一条吸引人口的措施。去年7月17日起,《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试行)》正式启动申请,全年的积分入户计划指标共10000名。
该项政策是深圳首个单纯的积分入户政策,根据《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第十一条依法制定,其目的是在纯粹的学历、技能等考量标准之外,为长期在深稳定就业和居住的非户籍人口开辟一条新的入户渠道,试行期为三年。
适用对象为在深稳定就业及居住满一定年限的非户籍人口,男性在55周岁以下,女性在50周岁以下;持有有效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拥有深圳市合法产权住房(或在深圳市租赁住房)年限及依法参加深圳市社会养老保险年限均已满5年;未参加过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且社会抚养费已缴纳完毕。
深圳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推出的积分入户政策将由公安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依照积分分值排序,在年度计划安排额度内审批入户。未能成功申请积分入户人员可于下一年度继续申请积分入户。
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人口经济学专家黄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给普通劳动者提供了希望,不管拥有什么学历、技能,都有可能被深圳接纳。
但有一项值得注意的数据是,深圳2017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0.15‰,在仅执行“单独二孩”政策的2015年,深圳的人口出生率高达19.64‰。相较之下,2017年的生育形势不容乐观。
从“人才战略”到“人口战略”
2017年,城市竞争最显性的主题之一当属“人才争夺”,各地政府纷纷抛出送户口、送现金、住房不限购、给予购房优惠等橄榄枝。
深圳一位政策研究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补贴不应该是吸引人才的最终办法,更关键的应该是打造良好的综合环境。
这其中,产业吸引力无疑是综合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人选择城市最看重的仍然是就业的机会,“宜业”的诉求仍然远胜于“宜居”,人口也仍有进一步聚集的趋势。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盛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圳近几年提供的高薪职位越来越多,而高薪职位直接反映的是城市集聚高端资源的能力,这是吸纳人才的一个关键因素。
黄成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座城市是否真的充满经济活力,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大家会“用脚投票”做出选择。
此外,黄成认为,各地重金揽才的背后,反映的是地方政府把人当作最重要生产要素的观念转变。但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只欢迎高端人才,政府更要关注各个梯队、各个层次的劳动力,兼顾结构性的需求。
在关于深圳城市总体规划的一场研讨会上,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海直言,今后城市的竞争不是人才的竞争,而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在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低于预期的背景下,研究人士普遍担忧今后中国人口红利衰竭将影响经济增长,上述关于“人力资源竞争”的判断更是有了几分现实土壤。
对于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而言,难能可贵的是,在追逐人才的同时,它的天平开始悄然倾斜,无论是将学历人口的入户门槛放松至大专,还是开放非学历人口的积分入户通道。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已经不只是“人才战略”,而是“人口战略”。
孙不熟曾撰文指出,一个伟大的城市,它需要的不应该是鹤立鸡群的稀有人才,而是排山倒海的超级人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