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年:多地打响蓝色海湾生态“保卫战”
2018年,中国蜿蜒近18000公里的海岸线,迎来了史上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政策。
责任编辑:陈洁
目前沿海多地已高度重视围填海所造成的近海海洋生态破坏问题。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将“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海岸带综合保护”,以及实施“蓝色海湾”战略工程等写入了地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2018年,中国蜿蜒近18000公里的海岸线,迎来了史上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政策。
近日,国家海洋局召开围填海情况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2018年国家海洋局将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要求取消区域建设用海、养殖用海规划制度,已批准的,停止执行。原则上不再审批一般性填海项目等。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就已经逐渐收紧对围填海的管控,从2013年以来,全国围填海的总量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2013年全国填海面积达到15413公顷,随后逐年下降。2017年全国围填海面积为5779公顷,比2013年降低了6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沿海多地已高度重视围填海所造成的近海海洋生态破坏问题。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将“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海岸带综合保护”,以及实施“蓝色海湾”战略工程等写入了地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受访专家皆表示,2018年全国海岸线地区将在严控围填海的政策下,迎来“蓝色海湾”战略全面加速启动的一年,推进海岸线生态系统修复已经成为多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
1月17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出台了“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除了上述已经提到的措施之外,还包括强化海域管理和海岸线保护,制定海域使用权转让管理办法等等。
彼时,国家海洋局海域综合管理司司长江华安解释称,今后原则上不再审批一般性填海项目,不再分省份下达围填海计划指标,围填海重点保障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国防建设等4类用海项目。还将利用价格杠杆来加强围填海的管控,大幅提高用海成本。
江华安强调,将自然岸线保有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不达标的省份一律不得新申请用海。
事实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出台的背后,反映了近年来全国沿海地区普遍存在不合理、违规,甚至违法围填海现象。由此造成了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日益凸显。
2017年,国家海洋局组建督察组,分两批对沿海11个省(区、市)开展了围填海专项督察发现,多地集中暴露出三个共性的、突出的问题:一是节约集约利用海域资源的要求贯彻不够彻底。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填海,填而未用、长期空置,违规改变围填海用途;二是违法审批,监管失位;三是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不力,陆源入海污染源底数不清,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
其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福建省2010年以来审理审批填海项目382宗,使用近海岸海域9062公顷,侵占了部分沿海湿地。2012年至2017年,江苏省单宗填海项目确权用海面积2328.05公顷,建设项目实际使用面积495.44公顷,开发利用率仅为21.88%。
国家海洋局表示,此类情况在浙江、山东等省的沿海地区也不同程度存在。2013年以来,山东省部分市县地区违规办理海域用地手续512宗,大量海域被违规填占。2015年7月以来,浙江省在重点河口海湾违规审批44宗围填海项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违法、违规围填海的目的主要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
“因为土地资源与土地指标的稀缺性,近海地区获得平整土地的成本很高。”李佐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土地成本资源紧缺的沿海地区,围填海被不少地区视为一个成本较低,收益较大的土地获取形式。
围填海观念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从建国初期至今,全国范围内围填海先后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在2013年左右达到高峰期,之后便迅速转入严控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的围海晒盐;第二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围垦海涂扩展农业用地;第三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的滩涂围垦养殖热。
进入本世纪,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新一轮的大规模围填海热潮也在各地掀起。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围填海总面积达到了13380平方公里,从1990年开始平均每年新增面积达到285平方公里。
受访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本世纪新一轮围填海热潮的兴起,一部分是源于国家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所需,但多数小型围填海工程还是地方受短期经济利益所驱使,对近海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研究员苏纪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围填海自古便已有之,只是早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围填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海洋生态能够逐渐适应,“滩涂可以一面围,一面涨”,现在则完全“跟不上了”。
“现代技术下进行围填海有时候一天,或者一夜就可以完成,海洋生态系统已经跟不上破坏了。”他说。
苏纪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过分的围填海会对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渔业、海洋净化,以及沿岸环境保护等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一方面,陆源污染物的增多使得海水富营养化,产生赤潮;另一方面,过分围填海导致近海湿地的大面积消失,许多海洋中的鱼类繁殖失去孵化之地,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2年是国家层面政策开始转向从严管控的转折期。
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复了包括浙江在内的沿海8省市2011年到2020年的海洋功能区划,规定了包括浙江在内8省市到2020年的围填海规模控制指标。在此影响下,一年后的2013年,全国围填海面积高涨至15414公顷。
与此同时,国家战略层面也开始着手进行管控。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此后,2013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保护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等要求。
基于此,围填海审批逐渐收紧,2016年围填海的计划下达指标较2012年高峰期已经下降了67%,2017年更是全面暂停了下达地方围填海计划指标。在实际填海面积方面,2013年以后全国围填海面积开始逐年下降,年均下降幅度为22%。
而针对目前地方上存在的违规、违法围填海行为,2017年国家海洋局对11个省(区、市)开展的围填海专项督察后,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到今年1月中旬,第一批6省市(区)已经反馈了意见,政府已经责令整改842件,立案处罚262件,罚款12.47亿元。
多地启动“蓝色海湾”行动
针对目前围填海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海洋局近期表示,下一步将压实地方政府在海洋生态修复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并通过奖补资金等手段方式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开展修复工程。
而严控围填海,正是我国进行以“蓝色海湾”为代号的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国家海洋局表示,计划到2020年,完成不少于66个海湾的整治,完成不少于50个生态岛礁工程,修复岸线不少于2000公里,修复滨海湿地面积不少于1.8万公顷。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事实上,目前多个沿海地区也在当前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选择题中,逐渐认识到后者的重要性。在今年陆续结束的地方“两会”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已有超过10个沿海地区将“蓝色海湾”纳入到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例如,1月25日,山东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试点,扎实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
1月23日,海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巩固海岸带开发与保护整治专项行动成果,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加强珊瑚礁、砗磲、红树林等重点物种种群保护。
除了在省级层面,不少沿海主要城市也纷纷明确了“蓝色海湾”战略定位。如,今年广东省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要继续开展蓝色海湾和海洋牧场建设;江苏省连云港市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争取国家“蓝色海湾”、“生态岛礁”工程;山东省青岛、日照、威海等市也都在今年明确提出了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计划。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沿海城市也将此前开展的蓝色海湾行动所取得的成绩“晒”进了2017年的政府工作“成绩单”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浙江省舟山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扎实推进,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厦门市完成营造林4.1万亩,海沧湾整治成为蓝色海湾国家示范工程。
李佐军表示,从“十三五”规划开始,全国各沿海地区便开始强调蓝色海湾的整治行动,将海岸线视为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行动力图要实现全覆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