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把“曲子吹进人的骨头缝里”

唢呐,不止是婚丧嫁娶。

责任编辑:吴悠

2017年,国产青春片《闪光少女》用一场惊艳四座的斗琴戏,奏起了民乐与西洋乐的爱恨情仇。影片中,民乐方的唢呐乐手凭借其变调的技巧,将西洋乐的《野蜂飞舞》变调至《百鸟朝凤》, 用唢呐用“百鸟”吹散了“野蜂”,吹出了民乐那不逊于西洋乐的磅礴气势,让人不禁惊叹民乐的非凡魅力。

唢呐,不止是婚丧嫁娶

“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唢呐根在何处一直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和琵琶、扬琴一样是外来传入的民族乐器。有说唢呐的前身是波斯的直吹管乐器“surnā”,是中亚地区婚丧嫁娶的必备乐器之一,在金元时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明朝时在中原开始流行。在新疆拜城县,还能找到龟兹国于公元3世纪建造的克孜尔石窟,而在其中一面石壁上,就画有乐伎吹奏疑似唢呐的场景。因此,也有说唢呐出自龟兹国。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瑞锋、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依依/图)

唢呐音调高、音响大,在明朝已为汉族宫廷所用,成为常见的军乐器和仪仗乐器。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就有提到,“凡掌号角,即是吹唢呐。” 明朝后期,唢呐站上了戏曲艺术的舞台。在戏曲表演中托腔、唱腔过门、场景切换时常常使用唢呐。同时它也成了昆曲、山东柳子戏、南昌采茶戏等戏曲的主要乐器。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逐渐接受和喜欢上了唢呐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