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闯关内

“东北人都不缺乏闯荡开拓的精神,缺的是给他们好好干一场的大环境。”

责任编辑:顾策 温翠玲

2015年10月26日,家住吉林长春的老梁带上老伴和不满一岁的外孙乘火车前往海南过冬。这趟哈尔滨开往海口的列车,80%以上都是到海南过冬的“候鸟”。(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18日《南方周末》)

从明清到民国,以山东、河北为主的关内人闯出关外,造就了中国近代三大人口迁徙事件之一——“闯关东”。但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东北人就分批次回流关内。

“东北人都不缺乏闯荡开拓的精神,缺的是给他们好好干一场的大环境。”

回东北工作,月薪接近1万,这让四川天兆泰来猪场的翟羽佳还没有回过神。

他是黑龙江省双鸭山人,2008年毕业于山东高校畜牧专业,当时只能去江苏和四川找工作。但现在,东北迅速成为规模化和自动化的养猪大基地,他随着“南猪北移”浪潮回到了老家。

但更多的东北人还在往外走。

2017年12月6日,下午四点,哈尔滨天已全黑,只剩一轮硕大的圆月挂在松花江面上。江边的木兰县陷入沉寂,一家药店老板打算关门回家,“生意不好做。”老板嘟囔,一边与网友聊天。

药店老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近五六年,他所在的利东镇,人陆续走了大约一半,只剩七八千,他的药品销售连同下降了1/3。因为天气寒冷,东北地区高发支气管炎、哮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卖药曾是门好生意。

在距木兰县450公里之外的黑龙江第二大城市齐齐哈尔,出租车司机铁柱也准备再次去南方。“把车卖完,我打算再回广东。”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十年前,他本在广东养货车、跑长途。结婚后回老家齐齐哈尔一口气买了7辆出租车,自己开一辆,其他车承包给别人。如今,车已被他卖掉4辆。他说,“你就看国庆、春节,火车站那个人流,一批接一批,那都是离开的人”。

山海关城东门,是关内和关外的分水岭,关外就是广阔而富饶的中国东北。从明清到民国,以山东、河北为主的关内人闯出关外,造就了中国近代三大人口迁徙事件之一——“闯关东”。但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东北人就分批次回流关内。

迄今,人口流失的结果,从养老保险基金的数据可窥一斑。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此前对媒体表示,“黑龙江是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最困难的省份,抚养比是1.3∶1,而广东最高是9∶1”。换言之,在黑龙江,不到两个劳动力就要养一个老人。

吉林和辽宁的情况也不乐观,分别位列倒数第二和第五,抚养比为1.47∶1和1.64∶1。

“跟着资本走”

历史上,东北一直是人口流入之地,直到1950年代因为支援三线建设等,才流出了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等。

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迁移,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80年以后的资料显示,关外移民出现大规模移民后的规律性回流,黑龙江和吉林的人口流入辽宁,辽宁再往河北和山东迁移。

彼时,辽宁因有吉林和黑龙江的人口替代,还是净流入,但吉林和黑龙江已经进入人口净迁出状态。“四普”期间(1985年7月-1990年6月),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人口净迁移率分别为1.31‰、-1.01‰和-1.43‰。

在随后的国企改革浪潮中,东北人开始成批向长三角和珠三角迁移。

1992年,广东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这时,东北才迈出市场化的第一步。尽管东北工业基础仍在,但无论技术还是管理已经落后于国际市场。

“那时候一些电解槽还打着‘昭和’字样。”在上海定居的王炎和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你想想有多落后?”王炎和是改革开放后主动“下海”的辽宁第一批官员。他身着灰色羊绒衫,外面套着一件黑色西装,已近耳顺之年,依然挺拔而体面。

因为下海前分管经济,王炎和很早就觉察到了东北国企的变化。他所在的市,钢、铝、煤等各类资源应有尽有,但当时经济指标已开始下降。因缺乏技术改造,也不注重市场开发,上海宝钢等现代化工业企业兴起的时候,当地钢企随即丧失了市场竞争力。“1998年的时候,(地方钢企)才在上海有了办事处,也不是谈业务,而是管接待。”王炎和说。

那时,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