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杀掉一只会念诗的鸟吗?”“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7”的诗意与辩护

“诗歌传达了人类的普遍性。诗歌使你了解其他人,让你知道他们和你一样。”

责任编辑:邢人俨

2017年11月26日,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左二)与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右二)进行了“世纪对话”。(黎家锋、黄振强/图)

阿勒玛斯丽(左)的诗在她的国家被禁,但她仍用阿拉伯语写诗。巴德伦(右)出生于1960年代,遭逢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黎家锋、黄振强/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2月7日《南方周末》)

“诗歌传达了人类的普遍性。诗歌使你了解其他人,让你知道他们和你一样。”

马兰·阿勒玛斯丽最初在facebook上收到来自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邀请,她感到十分惊讶,“太好了,可是你们怎么会知道我呢?”这位叙利亚流亡诗人居住在巴黎,曾获得阿多尼斯奖,诗歌被翻译成八种语言出版,但其中没有中文。

“对我来说,中国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文明。”阿勒玛斯丽小时候住在大马士革,家里的客厅有一幅巨大的“关于传统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古画,类似于《清明上河图》。

带着同样憧憬而来的诗人嘉贝巴·巴德伦来自南非,钟爱香港电影,她曾想象这座国际大都会是一派高楼林立的景象。坐在从机场去酒店的汽车里,巴德伦吃惊地发现一路绿色,诗人们下榻在香港中文大学附近,群山碧海,“这里有非常安静的部分,香港的日常生活和我在电影里所见的很不一样”。

巴德伦把沿途随想记在小纸片上,自从来到香港,她一直不停地在写。“虽然我想写诗,但有时候诗不想被写出来。”巴德伦笑着说。

2017年11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六位诗人出席了香港国际诗歌之夜。隔年举办的诗歌之夜,这是第五届。2011年,创办人北岛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尽管众声喧哗,但其实我们正处在全球化时代的‘失语’状态,只有诗歌,才能让我们的舌头得救”。

巴德伦热衷参加各种诗歌节,已经参加过不下二十次,“我们总会遇见新朋友,但总像老朋友那样聊天”。中国之行让巴德伦想起《古兰经》里的谚语: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对大多数出席诗歌节的诗人来说,跨越国境是常事,他们已惯于在不同语言与文化中游走。阿勒玛斯丽在这样的旅行中渐渐发现人类的相似性。“我们的痛苦、爱都是相似的,不论什么肤色、宗教,我们都得和平地共享这个世界。”阿勒玛斯丽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诗歌传达了人类的普遍性。诗歌使你了解其他人,让你知道他们和你一样。”

“有人说,如果动物会写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