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比拼到最后,即是做人”雷佳:跨越多个舞台的歌者

为了这一刻,她准备了近两年。

责任编辑:姚忆江 实习生 李曾卓

 在博士系列演出最后一场“源远流长 寻根之旅——民族民间歌曲专场音乐会”排练中,歌唱家雷佳(左)与作曲家兼音乐统筹赵麟(中)、指挥家夏小汤(右)一同讨论把语言、声腔与民歌的演唱方法融为一炉。

“新国风”的风格符合雷佳的演唱特点,雷佳与一批青年才俊聚在一起,改写、重新编排民歌,不断探索。

“我的使命,一直是在民歌和军旅文化中交融着。”

2017年11月16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但对于歌唱家雷佳来说,这一天却很特别。她的博士系列音乐会的最后一场,在这一天画上句号。为了这一刻,她准备了近两年。

在彩排现场,雷佳不时地停下演唱,和指挥、合唱、乐手们沟通交流;在幕后,为了每一个节奏、每一个音符的完美,她们不断重复排练。

这场音乐会的主题,是雷佳的博士生导师、著名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彭丽媛教授拟定的,名为“源远流长 寻根之旅”。13年前,彭丽媛制作的一张专辑名字,正是《源媛流长》。

梦想照进现实

小时候,雷佳就有着对音乐的天然直觉,咿呀学语时,雷佳能和着妈妈喜欢的民歌小调,哼出旋律来。

上小学时,妈妈送了雷佳第一盘磁带,其中第一首歌就是《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当时觉得民歌真好听,从此就喜欢上了民歌。”

没想到,这是与导师结缘的开始。

在经历了中国音乐学院和原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学习之后,2013年,雷佳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正式师从彭丽媛教授和民族音乐学家赵塔里木教授。

儿时的偶像,成为指导自己歌唱艺术的导师,这是雷佳万万没有想到的,可梦想的确照进了她的现实。

在博士毕业系列音乐会的彩排中,她的导师一有时间,就会亲临现场,对学生的演唱、表演都会做分析指点,对乐队协调、谢幕的次序等细节都会过问。

对雷佳来说,跟着导师学习歌剧《木兰》,让她受益匪浅。

作为原总政歌舞团的一部经典歌剧,彭丽媛教授扮演的一代“木兰”得到了国内外的盛赞。《人民日报》曾报道,为了让雷佳演好这个角色,导师把她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把她在演唱上、形体上,还有精神上的很多细节都教给了雷佳。

“从导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她对艺术最真挚的爱。”雷佳回忆说。

《木兰》的挑战,在于这个角色的双重性。性别在剧中不断地转换,一会儿女装,一会儿男装,从形态到音色,再到内心,都需要不断调整。在舞台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