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过渡房里的伤与爱

“有房子住了,再不用露宿街头了。”

责任编辑:李楠

等待和修复
“有房子住了,再不用露宿街头了。”
重建的不仅是学校,还要在安置点里建起家的感觉。活蹦乱跳的孩子无疑给过渡安置社区带来了希望,他们在新建的家园里继续玩着找人的游戏,还在这里寻找着心灵的慰藉。
倾全国之力复兴家园的计划已经开始。灾后的安置点如同一个大工地,简易房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着。这些简易房用彩钢夹芯板、轻钢龙骨无筋类板材,能遮挡风雨,不怕地震。每套20平方米左右、共100万套的过渡房,正在20个省市加紧建造。截至5月24日,过渡性安置房建设增加到150万套,现在,这个数字还在刷新。广东、上海、江苏、湖北、辽宁……各地都在加班加点日夜赶制简易房屋,以解灾区人民临时安置难题。

地震改变了太多,不免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不想伤心事”、“大难不死好好活着”、“埋头工作”。灾变条件下,对自身行为及生存能力的调整与改变,成了每个家庭必须做出的选择,这需要运用人的全部经验与知识。
人们更多地是考虑能过日子就行;有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即可。人们积极调节心理情绪的方式大多是等待。
心理重建是一个如此循环往复、不能间断的持续环节。灾后重建中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是,输送持续和不间断的社会温暖,让他们摆脱孤独、郁闷、恐惧造成的精神阴影。
对于依旧没有从地震的惊恐中解脱的人们,一个志愿者想了个法子,要他们打麻将。在牌桌上,成都的几个麻将花样和规矩成为了禁忌,512(五块、十块、二十块)不打,推倒糊不打,血战到底不打……

都江堰的幸福家园,孩子们在新学校里。(本报记者翁洹/图)

王群很多时候都在看死去女儿的照片。(本报记者翁洹/图)

都江堰幸福家园安置点,一个小姑娘在玩耍。(本报记者翁洹/图)

李莲玉现在很喜欢和解放军叔叔在一起。(本报记者翁洹/图)

(本报记者翁洹/图)

(本报记者翁洹/图)

(本报记者翁洹/图)

2008年6月1日,在都江堰的幸福家园,受灾儿童在上体育课。后面是准备交付使用的新房子,在地震中成了危楼。(本报记者翁洹/图)

以前互不认识的人,在简易房里成了亲密的邻居。(本报记者翁洹/图)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