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死的大象——斗兽场和古罗马广场
古罗马广场又称古罗马市场, 亦有“ 露天博物馆 ”之称,是罗马城的核心,位于帕拉提诺山、奎里纳尔山(Quirina)和坎皮多利奥山(Capitole)之间。原为沼泽地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经过多年的排水和改良工程,成为市场和集会之地,后来随着帝国的繁荣昌盛,所有反映城市的、宗教以及政治生活的建筑物开始在广场上积聚起来。贵族住宅、商店、庙宇、宫殿、法庭、凯旋门等被商人、政治家和皇帝争先恐后地建筑于这块区域上,广场成为古罗马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活动中心。
The Architectural Meanings of Foro Romano & Colosseo
这座建于公 元80年能容纳5-8万人的大角斗场平面呈椭圆形,长轴和短轴分别为188和156米,中央“表演区”长和短轴为86和54米。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让人不禁联想起拍摄于2000年的电影《角斗士》(Gladiator)里的场景。历经两千年的风吹雨打,已是断垣残壁,千疮百孔,却如同瘦死的大象,依然是庞然大物,依稀可见其昔日的宏大气势。
在建筑材料里,其基础的混凝土用火山石为骨料,墙用凝灰岩为骨料,而拱顶的骨料为浮石。墩子和外墙面衬砌一层灰华石,柱子、楼梯、座位等用大理石饰面。
角斗场的立面高48.5米,分为四层,下面三层各80间券拱式,共80个拱门,每一拱门入口皆标有数字,可以让5万观众于10分钟内进入剧场内坐定。第四层为实墙,立面不分主次,其虚实、明暗、方圆等对比强烈,又兼椭圆形外轮廓,故整座建筑光影变化效果丰富,周围一色,显得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