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观礼记
马英九的就职典礼,是一场嘉年华,从3月22日酝酿至今。对很多台湾人来说,为这场嘉年华,他们等了8年。这场嘉年华是一个结束,但更只是开始……
责任编辑:林楚方 郭力
马英九的就职典礼,是一场嘉年华。对很多台湾人来说,为这场嘉年华,他们等了8年。
政治学的理论说,第二次政党转替,标志着威权国家的民主转型终得成功。但现实往往更加复杂:面对党团的掣肘,马英九能否突围?面对两岸协商的重开,马英九又能抓住多少机遇?
嘉年华只是开始……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
5月20日清晨,“台北小巨蛋”的麦当劳快餐厅挤满起了大早的人,男士西装革履,女士着套装、甚至礼服,这让当天这个体育馆旁的麦当劳看上去颇有些古怪。
几个小学生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低声清唱着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他们过一会儿就要登台演出,还需要抓紧时间练习,稚嫩的童声,熟悉的旋律与歌词,在那一刻甚至比手中“马英九就职庆典”的邀请函,更清楚地提醒着所有人:对于台湾来说,自3月22日马英九以220万票击败谢长廷之后,另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即将呈现。
此前一个星期,“总统府”的墙面上,就悬挂上了“恭贺马英九萧万长当选”字样的挂幅。陈水扁还在挂幅后的办公室接见外宾。“8年前轮替了,8年后再轮替,这是常态。”陈水扁说。而“总统府”前,那年“红衫军”用蜡烛拼成的大大的“屁”字留下的蜡油印,在凯达格兰大道的路面上,隐约可见。
终于,9点整,民众将会在“小巨蛋”亲眼见证一位新的台湾领导人。许多人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3月22日之前的所有愤懑与伤感,还有曾经八年豪情满怀的失落,3月22日之后所有的猜忌,对于蓝绿是否能够顺力完成权利交接的疑虑,也许过了今天,很快就将会像歌中唱的那样,“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
慵懒的警察
8点半以前,热闹是属于媒体记者们的。“小巨蛋”靠近敦化北路一侧的出入口,中视、东森、TVBS、中天、民视、三立……台湾各家电视台早早便拉开架势,占据了拍摄采访的黄金位置。工作人员忙着搭建临时的直播台,摄像和主播则盯着不紧不慢入场的嘉宾,找寻着“噱头”。一旦一家媒体有所“发现”,就会立刻吸引来一堆的摄像机和麦克风,他们一窝蜂似的行动,以及不时传出的高声呼喊,成了体育馆外最抢眼的风景。
他们关心前来观礼的演艺明星,远远多过政要名流。
早上5点就被部署到“小巨蛋”周边的警察,三五成群慵懒地站立着,见怪不怪地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各色人等,甚至有点享受这样的场景——毕竟,参与观礼的人大多温文尔雅,根本不像当红明星们狂热的“粉丝”,只要不太过分,他们甚至不太愿意出声制止,乐得当一个摆设,以免破坏了现场轻松的氛围。
如果不是远处高楼上若隐若现的“狙击手”和“瞭望哨”,现场的气氛没准还真会以为是哪位歌星的演唱会。至少,送我们到敦化北路的出租车司机在到达交通管制线那一刻,也才恍然大悟今天是马英九的就职典礼。
时钟的指针已经指向8点25分,但此刻,能容纳1.5万名观众的“小巨蛋”近2/3的座位却依然空空如也。观礼的嘉宾似乎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