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法国大革命”
多伊尔给法国大革命的定位是:法国大革命更像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警示,而不是对必然到来的事情的药方。
责任编辑:刘小磊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10日《南方周末》)
多伊尔给法国大革命的定位是:法国大革命更像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警示,而不是对必然到来的事情的药方。
近三十年前,在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之际,一种被称为“修正主义”的对法国大革命新的理解与解释,在西方学术界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就是弗朗索瓦·富勒的《思考法国大革命》(北京三联,2005)。我现在推荐的《法国大革命》,是英国人威廉·多伊尔写的,2017年3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属于“牛津通识读本”中的一本,所以篇幅很小,通俗易懂;不但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前前后后都做了详细记述,特别是人物关系与时间地点,很细致,很具体,而且几乎完全吸收了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所谓“修正主义”的新观念。
我用两天时间读完了全书,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收益很大,特别是对照富勒的书,感受到重新认识法国大革命,在某种意义上,等于在重新思考1796年巴贝夫密谋领导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共产主义革命”的尝试,还有1871年的巴黎公社,一直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因为所谓的法国大革命的“修正主义”史学观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把法国大革命所开创的“民主文化”(由此而有了以后的一系列概念史研究)与革命者实际上的行动方式区分开来,分别加以论述,然后再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当然,有人会说,法国大革命是一个整体,要么否定,要么接受;接受就是接受大革命的一切,包括血腥与恐怖在内,因为暴力与恐怖,就是大革命的集体力量的体现,不如此,也就无所谓大革命。而对于那些想从整体上否定法国大革命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