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烬难灭“伊斯兰国”走向后巴格达迪时代
巴格达迪是否确已毙命,某种意义上已并非核心问题。重要的是,作为统一的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尤其是地理政治实体的“伊斯兰国”,目前基本丧失了继续维持的可能。
责任编辑:聂寒非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巴格达迪是否确已毙命,某种意义上已并非核心问题。重要的是,作为统一的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尤其是地理政治实体的“伊斯兰国”,目前基本丧失了继续维持的可能。
按照民族分布和历史、文化传统重构中东国界的理想,自20世纪初以来始终是本地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伊斯兰国”覆亡的同时,新的国界和势力版图也已在酝酿之中。
三年里第N次,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被击毙的消息从叙利亚和伊拉克交界地带传出。只是这一回,各国政府和新闻媒体都不曾大肆渲染。这个人是否确已离世,目前已不再是核心问题,人们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关心:摩苏尔解放之后,“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境内控制的领土就只剩下尼尼微省和萨拉赫丁省两块不相连的孤立占领区,以及安巴尔省的干旱草原与沙漠;在叙利亚,他们占据的霍姆斯省东北部和代尔祖尔省大部同样为广袤的沙漠无人区所覆盖,经济、军事价值微乎其微。这个活跃于全球媒体头条已有三年半之久的恐怖主义团体,即将丧失其赖以逞凶的基本根据地。
与“基地”组织乃至此前其他声名在外的恐怖主义团体相比,“伊斯兰国”最突出的“新意”,在于其试图恢复消失已有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哈里发”制度,首先在黎凡特地区建立政教合一的主根据地,继而唤起全球潜在支持者的效忠。2014年以来由“伊斯兰国”主导的恐怖主义活动,大体也遵循根据地经营与分散式袭击并重的路线。随着“伊斯兰国”主根据地接近被消灭,未来一段时期内,由极端宗教思想驱动的全球恐怖主义活动将再度回归相对分散的模式。
但对中东世界而言,“公敌”的崩溃,却可能成为催生新的部落化趋势的起点。以民族为中心重构中东政治版图的可能性,即将迎来最近一百年里的第N次复苏。
竞争者“哈里发国”
延续一个世纪之久的中东政治现代化,本质上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内部各派别之间的相互竞争。在基于国家主义的努力相继偃旗息鼓之后,带有复古色彩的“哈里发国”的回归遂也顺理成章。
自2014年“伊斯兰国”将其暴恐袭击的重点指向西欧,从而引发全球舆论的关注以来,政治学者一直试图梳理“黑旗”背后的宗教和历史逻辑。
2015年春天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长文《“伊斯兰国”到底要什么?》,一度被认为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一篇。但即使是这篇文章,也过于高估了“伊斯兰国”的实际政治运作与其宣称的宗教理念之间的关联程度。20世纪以来的中东政治变革进程,始终是理论适应实际的结果;其每一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