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绊脚石,一种对历史的另类书写话剧舞台上的“信息量”
“让我们用微笑的脸告别/但我们也不为泪水感到羞耻/因为没有人能回答/什么时间或是什么情况下他还会再来”。
责任编辑:李宏宇 实习生 来雨桐 陈瑞迪
(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13日《南方周末》)
让我们用微笑的脸告别
但我们也不为泪水感到羞耻
因为没有人能回答
什么时间或是什么情况下他还会再来
——《国家剧院的绊脚石》开场诗
《国家剧院的绊脚石》是一出不折不扣的“话剧”。它讲的是纳粹政权上台后德国巴登州卡尔斯鲁厄国家剧院对犹太裔演职人员的迫害。作为一出文献剧,档案材料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特别的彰显。在超过一半的演出时间里,四名演员是在诵读真实的档案材料。
没有传统意义的舞台,十几张黑色的简易桌子拼成一个巨大的曲尺形。它看上去像一条路,像一个舞台,也像一个食客即将围拢上来的流水席。桌子本身已经是一个隐喻。人们围拢在桌旁,谈判,决定重大事宜和一些人的命运。桌子让人们围坐在一起,又把他们相互隔开。
2017年7月7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多媒体剧场,德国巴登州卡尔斯鲁厄国家剧院的四名演员和几十名中国观众围坐在巨大的桌旁,其他观众跟平时一样坐在观众席里。每个演员桌前摆放着一叠档案袋,两个烧杯一样的玻璃水杯、一个白瓷杯。档案袋中的材料属于他们剧院的前辈同行:歌唱家莉莉·杨科、演员保罗·戈麦克、提词员艾玛·格兰德特和赫尔曼·布兰德。在被剧院和国家驱逐之前,这些犹太裔(保罗是犹太人的配偶)演职人员曾向自己所在的剧院、市议会、救济部门、舞台艺术协会、文化部、教育局发出多封咨询、质询、回复的信函。
演员把这些陈年的文件一一读出来的时候,纳粹德国的文牍主义给人留下了深刻对印象。一切似乎都有法可依,公务员法、戏剧法……在法律框架之下,犹太人被渐渐逼入绝境。演员不时喝水,透明玻璃器皿中的水渐次减少,让人感受着某种白热化的焦灼。
“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