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乡愁

人工智能为什么一定要具备人的所有优点呢?”或许,人工智能越来越不像人的时候,危险更大,谁知道呢?

责任编辑:戴志勇

人比人工智能最大的优越感来自人有情感,有丰富的表情,可以用复杂微妙的表情等非语言体系进行传情达意。将来,人工智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是有可能的。(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6日《南方周末》)

我愿意相信,将来人工智能也会有乡愁。相信乡愁就是当下的“软件”出了毛病,想起了老“软件”,而老“软件”已不好用,只好来回地倒腾。

拙作《撞见未来》面世后,一位朋友在书评中说:“我呢,还是习惯性地回身转望,测量未来与乡愁的距离。”这话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题目:人工智能的乡愁。

李白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工智能有没有“故园情”呢?有没有乡愁呢?故园来自离开,乡愁源于逝去。每一个人都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不能中断与历史的合作。一个人一旦意识到自己与历史的合作受阻,便有乡愁挠心头。乡愁与我们并无距离,只是,只有当我们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或者说当我们不那么自信的时候,我们才会从行囊中翻出乡愁。旅途疲惫的时候,乡愁是前方村庄的炊烟;无能为力的时候,乡愁是温馨的烛光晚餐。

或有人说:因为没有自我意识,没有价值观,没有情感,所以人工智能没有乡愁。作家韩少功先生在《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一文认为,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也不会一无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