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重要吗?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机制非常复杂,科学家很难根据某一个新发现的基因,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

责任编辑:朱力远

研究人员希望大规模遗传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机制。但10年过去了,遗传研究并没有给研究人员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环球科学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25日《南方周末》)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机制非常复杂,科学家很难根据某一个新发现的基因,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接下来,科学家还需综合考虑其他致病因素,比如儿童期创伤和产前因素等早期经历。科学家认为,与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相比,环境和社会因素带来的患病风险可能更大。

2016年,当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基因时,媒体一片盛赞,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就连《经济学人》杂志也一改保守的态度评论说,“遗传研究为攻克疑难杂症开启了新的大门。”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大肆宣传是可以理解的。综观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史,仿佛就是由一系列失望组成的。精神分裂症堪称最神秘和最复杂的精神疾病之一,研究人员一直都没有搞清楚它的发病机制。不过,精神分裂症给社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却十分清楚。

自从十多年前大规模遗传研究出现,研究人员就重拾了希望和信心,他们认为新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揭开精神分裂症的神秘面纱,促进新疗法出现。破解精神分裂症的奥秘和研发新疗法是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因为,现有的抗精神病药物仅抑制最明显的症状,如妄想和幻觉,对于慢性症状如逃避社会和认知缺陷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而且经常造成严重的副作用。

但到目前为止,遗传研究并没有给研究人员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海量关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基因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家很难根据某一个新发现的基因,找到治疗上述疾病的新方法。2016年备受媒体追捧的那项研究也不例外。然而,即便如此,这项研究也是有意义的,它让研究精神分裂的科学家更加意识到,要搞清楚精神分裂症的来龙去脉,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C4基因

研究精神疾病的科学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从遗传的角度入手,或许可以突破当前停滞不前的精神分裂症研究现况。

数十年来,对家系和双生子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具有很强的遗传风险,而精神分裂症的稳定发生率更是凸显了这一风险。尽管世界各地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差异很大,但全世界的患病率均为约1%。

遗传学家也知道,寻找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并不容易。那些致病风险很高的单个基因,在整体人群中可能非常罕见,因此仅与少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例相关。而那些普通的致病基因所带来的患病风险要小很多,因此检测这类基因的难度也就相应地增大。找到它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统计工作,这意味着需要处理大量样本数据,比如来自数万个病例和对照组受试者的数据。考虑到巨大的工作量,科学家在2007年发起了精神疾病基因组学联合会(PGC),来研究与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相关的基因。目前,PGC拥有来自38个国家的800多名合作者,以及来自90多万名受试者的样本。

英国卡迪夫大学精神疾病遗传学家、PGC精神分裂症工作组负责人迈克尔·奥多诺万(Michael O'Donovan)指出,建立全球合作网络,对于获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所需的“真正巨大的样本量”至关重要。2014年7月,PGC精神分裂症工作组发表了一项涉及约3.7万个精神分裂症病例和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