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缘于文明的相互吸引

“丝绸之路”非丝非路,不是一条或几条固定的商路,而是由一连串的货物集散地构成的商业网络;丝绸的重要性似乎远不及战车、战马与火药,却留下最为长久的记忆。

责任编辑:曹海东 于冬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丝绸之路”非丝非路,不是一条或几条固定的商路,而是由一连串的货物集散地构成的商业网络;丝绸的重要性似乎远不及战车、战马与火药,却留下最为长久的记忆。

正是在商品、技术与文化的交融以及与疾病的激烈对抗中,不同文明之间才实现互通有无,并学会以对话消除隔阂,最终达成“和而不同”的共识,塑造出全球化世界的雏形。

一条古道绵延两千多年,一个德国人不是第一批行人却成功为其命名。

1868年秋天,当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初次来华时,正值风雨飘摇的晚清。这名德国地理学家惊奇地发现,凡是西方人足迹未至之地,他通常会受到款待。

为了方便,李希霍芬在他护照上加了个“李”字。这不仅更“中国化”,还与权倾朝野的李鸿章“攀上了亲戚”。两年后,李希霍芬来到洛阳城,连日走访山陕会馆、关帝庙等联谊祭祀场所,还重点考察了城南关的丝绸、棉花市场。

“河南府地区主要贸易品为棉花,此间各种输入品主要是由出售棉花支付的。据说棉花的买卖终年不断,(洛阳)城内的交易额每天约一万两。”数年后,李希霍芬在著作《关于河南及陕西的报告》中如此描述。

从洛阳到“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这条古老的商道,就此被李希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

“凿空之旅”

真正意义的丝绸之路源自张骞的“凿空之旅”。这意味着,消弭军事威胁并谋求和平,正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原始动力源。

不过,动乱持续百余年的中国,却难以及时消化西方世界的研究成果。直到1955年,来自北京大学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发表学术论文《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正式提出“横亘欧亚丝路”的概念。

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丝绸之路的起源问题,中国史学界一时分为两派观点。“先秦说”认为,《诗经》中早有“女执懿筐”“爰求柔桑”等叙述,这足以证明丝绸在春秋时已颇为兴盛,先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