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该赚钱吗?

2017年3月7日,摩拜单车入围“中国社会企业奖”

责任编辑:吕宗恕 实习生 林志伟

截至2016年11月底,格莱珉银行中国版——中和农信累计给农户放款161万笔,放款金额达到184亿元。(高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4月27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创业为赚钱,还是为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企业”AB面》)

一个要为投资人负责的互联网新兴公司——摩拜单车,因入围“中国社会企业奖”而广受争议。另一个曾在行业内备受推崇的老牌社会服务机构残友集团似乎想摆脱“社会企业”这个身份。这是为什么?

2017年3月7日,摩拜单车入围“中国社会企业奖”的消息一出,中国公益圈顿时炸开了锅,随即掀起“什么是社会企业”的激烈讨论。

“社会企业”这一概念进入中国要追溯到2006年。彼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创始人尤努斯说:“传统的慈善方式不具备造血功能,不能解决困难群体的根本问题。社会企业与传统的慈善组织相比较,其创新性、可持续性更强。”因此,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企业传播最广的原始定义。

然而,这种有情怀的企业形式在中国长达十多年的推广中仍然面目模糊,相关方对其概念和模式也未能达成共识。南方周末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方探索实践者的诉求不尽相同,行业需要影响力、企业强调规模化、政府倾向小而美。

摩拜入围社企大奖

“收到摩拜单车的申请表后,我们执行团队还是蛮激动的,这是一个跟我们想象中不一样的企业。”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秘书长盛少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6年11月,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以下简称:社企论坛)启动首届中国社会企业奖的评选活动,用于表彰和鼓励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大规模、系统化地解决中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的企业。奖项评选面向包括有社会属性的商业企业、具备商业模式的社会服务机构以及致力于扶持社会企业发展的社会投资机构。

社企论坛由中国17家有志于推动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的知名基金会和公益创投机构于2014年共同发起。截至2017年1月25日,社企论坛共收到了183份申请材料,其中摩拜单车申报了环境、能源和生态农业领域奖以及互联网+奖两个奖项。

南方周末记者在评委打分表上看到,第一项指标是社会使命,即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具备清晰的社会目标;企业创办和发展的初衷包含满足社会刚需、指向社会痛点,并以此为出发点解决或改善社会/环境问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瑞军是这次评奖的标准制定委员会成员。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摩拜单车不是经典定义里的社会企业,但还是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