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小样儿

以嘲弄和震骇为目的的现代小说美学,人物总是被置于种种心理危机、道德危机中,永远心想事不成。

责任编辑:刘小磊

清人《画皮》插图,采自《聊斋图说》(资料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4月6日《南方周末》)

鲁迅在《病后杂谈》里说,有人愿天下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这种志向,一看好像离奇,其实却照顾得很周到。”蒲松龄的小说,浸透了这种大饼思维。

每一篇都将有一个狐女/翩翩来到你窗前,/招你作一次传奇的艳遇,/像轻风行过水面。/心情也宛转如水。你忽忽/学一枝青藤的入迷;/迷入春山而不知了出处,/渐渐你形销骨立。……

你是个读书人,你很穷很有才,你正坐在书斋里读你的书,哦,这就对了。有一天,你在想美女,美女就来了。或者你没有想美女,美女也来了。来了你想求欢,她是不肯的。可是你很坚持,她也就肯了。肯了以后,她就是你的人了,跟你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了。钱财不用愁,自然是她带了来。她负责貌美如花,还负责挣钱养家,最后还给你生个娃,聪明,会读书,长大了金榜题名,那是靠得住的。

开头的几行诗,是我二十岁时写的。接下来这段话,是我这会儿写的。写的都是《聊斋志异》。你看,《聊斋志异》只合年少时读,读来绮梦联翩。过了知命之年,再读,感觉就满不是那回事了。问题出在谁身上?是这个世界去魅了么,还是我的人生解惑了呢?书犹昔书,人非昔人也,所以,看书的眼光不一样了。

1

钱锺书《容安馆札记》第二十一则云:“纪文达《阅微草堂笔记》修洁而能闲雅,《聊斋》较之,遂成小家子。”王培军《随手札》引张爱玲《谈看书》里的话,说是与钱锺书看法一致:“多年不见之后,《聊斋》觉得比较纤巧单薄,不想再看,纯粹记录见闻的《阅微草堂》却看出许多好处来。”与两家意见小异而大同的是顾随,他在《驼庵文话》里说:

《阅微草堂笔记》,腐。《聊斋志异》,贫。不是无才气、无感觉、无功夫、无思想,而是小器。此盖与人品有关。

这个“人品”,不是指品质好不好,而是说品位高不高,是思想境界和精神格局的同义词。顾随的意思是说蒲松龄境界不高,格局不大,也就是“小器”,即钱锺书说的“小家子”。语皆贬义,我情愿亲昵一点,说他是“小样”。

是的,蒲松龄是小样儿的,因为他想得美。怎样一个想得美?让我从一只扑满说起。

《辛十四娘》的男主角冯生,黄昏进了一座古寺,遇见辛氏一大家,看上了红衣少女十四娘,便趁着酒意毛遂自荐,要做人家的夫婿,被揪打出门,却又误撞到一座府第中,与女主人一叙,原来是自己的姑舅奶奶薛尚书夫人。薛尚书夫人已隶鬼籍,而余威犹存,她出面做媒,为冯生娶十四娘为妇。婚后冯生不听十四娘劝诫,交友不慎,纵酒无度,被楚银台之公子构陷入狱。辛十四娘让一个漂亮的婢女赶赴京城,想必是去面圣,因为听说皇上巡幸大同,便伪作流妓到了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