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公益筹款的怪圈

除非你每次都可以直接接触到企业的拥有者或者最终决策人,否则作为中间层级的职业经理人,在动用企业预算的时候,只能以企业核心利益甚至是对业绩标准影响为准则,这不是一个道德和情怀的问题,而是一个职业精神的正常表达。

责任编辑:吕宗恕

近日,已故举重冠军才力之女才巾涵患癌在互联网平台筹款治病事件引起争议。(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除非你每次都可以直接接触到企业的拥有者或者最终决策人,否则作为中间层级的职业经理人,在动用企业预算的时候,只能以企业核心利益甚至是对业绩标准影响为准则,这不是一个道德和情怀的问题,而是一个职业精神的正常表达。

2014年10月,笔者作为当时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EMP高级公益研修班的中方助理教师,全程参加了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筹款学院副主任Cathy J.Bastin和教授Lilya Wagner为国内学员讲授筹款管理和实践这一课程。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大家提出自己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筹款问题,教授现场给出建议。结果大家七嘴八舌提出各种问题一下子就有六十多条。而当这些问题列在黑板上的时候,美方教授却一脸困惑地把我叫过来并希望能帮助作答。原因很简单,因为其中大部分问题是他们在美国从未遇到,有些甚至是从未听说过。而他们在课程中讲述的很多实际筹款操作部分,也受到了学员们强烈质疑。

那次免费午餐创始人邓飞也是学员之一,他当时甚至说,如果按照他们教的这些方法去筹款,我们早就死定了。幸好当时我可以用安利公益基金会筹款经验来加以补救,否则后果还真是很难设想。

可是我们知道,印第安纳大学筹款学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筹款学院,在业界享有盛誉。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的EMP课程教学体系和学员构成,也一直被公认代表着中国公益教学领域最高水准之一。可怎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

事实上,美方老师也传授了很多专业有效的技巧,甚至包括具体到如何写一封恰如其分的筹款信或者打一个感人至深的电话等等。但绝大部分学员的质疑也恰恰在此,这些早都是尝试过无数次努力了。可在中国筹款,如果没有很清晰的回报和交换,写再漂亮的筹款信,或者打再多的恳求电话,肯定都不会有什么效果。

关于筹款,大家似乎走进了一个互不理解的怪圈。

此“善款”非彼“善款”

无需讳言,无论是来自非公募基金会秘书长们,还是来自众多草根公益组织的创始人们,筹款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当下公益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直接的挑战之一。

据中国慈善联合会2016年11月29日发布的《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中国公益慈善捐款总额1108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比2014年增长了6.4%。如果单看这样的数字,很难想象公益组织筹款会是一个瓶颈。然而如果我们对数据做进一步剖析,就会发现这一数字之中,仍然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比如在过往几年中,来自企业的捐款一直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