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身处异乡

作为第二代移民,我学着父母把韶关视作异乡,却没办法学他们在心底保留一个回不去的故乡。

责任编辑:何海宁 吕宗恕

 

(农健/图)

(2017“记者回家”专题之八。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9日《南方周末》)

祖辈渐次凋零后,我有十八年没在湖南乡下过年了。那里留给我的童年记忆更稀薄。作为第二代移民,我学着父母把韶关视作异乡,却没办法学他们在心底保留一个回不去的故乡。

如果有一座城市,你在此出生,父母在此生活,每逢过年你要回到这里,那在一般意义上,这座城市就被视为你的“家乡”。

即使你内心并不认同,即使你回到这里依旧感觉身处异乡,可你找不出比它更形似“家乡”的地方。而世俗论调说,一个人必定热爱和依恋他的家乡,于是,一个人必定有家乡成了不可辩驳的前置条件。

长到24岁,别人问我家乡在哪里,我既不能在说出任何一个具体地名时不自觉敷衍,又不想滥发一通议论或故作惊人语说“我没有故乡”。无法消除的异乡感让我有了一个无法好好回答的问题。

今年过年,我回到韶关,一座位于粤北山区的小城市。年初一全家出去兜风,父亲开车,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