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能助推社会治理

有了大数据基础之上的人工智能,有了国家治理领域的“阿尔法狗”,就可以用人工智能和人之间的制约、制衡来保证决策正确和及时纠错,同时还不明显降低效率。当然,这种制约、制衡机制必须法律化、强制化。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程雅云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大数据更是一种“机制”,既是一种应用机制,更是一种推动、倒逼机制:就大数据的本性而言,它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它天生地趋向自由。(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9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用人工智能助推社会治理 大数据治理的几条具体建议》)

在司法领域,设想有一个“人工智能法官助理”,我们可以象给阿尔法狗“喂棋谱”那样把浩如烟海的法律文本(包括所有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喂”给它学习,把连篇累牍的案例材料“喂”给它了解,它对法律和案例的融会贯通、完整掌握一定能超过任何单个的人类法官。

有了大数据基础之上的人工智能,有了国家治理领域的“阿尔法狗”,就可以用人工智能和人之间的制约、制衡来保证决策正确和及时纠错,同时还不明显降低效率。当然,这种制约、制衡机制必须法律化、强制化。

看到这个题目,很自然联想到的就是“利用大数据破获犯罪”之类,这是现在对大数据应用的较为普遍的思路,即把大数据视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我认为,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大数据更是一种“机制”,既是一种应用机制,更是一种推动、倒逼机制:就大数据的本性而言,它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它天生地趋向自由,只有在它的基础上,绚烂的现代民主治理之花才能更为合理、更为必然、更不受束缚地绽放,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发明和成果,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类自身的相互关系和治理结构的变革和优化。

社会数据化,数据社会化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数据化”。对于社会成员,从工作内容到每日行程,从单位内部的往来到“朋友圈”的互动,从鸿篇巨制中的煌煌高论到推特脸谱上的片言只语,从你背过的单词到你走过的步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社交、教育、运动等各方面的行为都在越来越频繁、普遍、精确地数据化。对于社会管理者,他们的管理、控制行为基于数据,也被数据所记录:电子政务系统记录着政府的每个流程、每项决策、每个文件及其所有的原始记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