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健康的慈善生态,我们缺什么

真实是公益慈善的“生命线”。对于这条底线,无论是个人求助,还是专业的慈善机构,都必须坚守。

责任编辑:吕宗恕

罗尔(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真实是公益慈善的“生命线”。对于这条底线,无论是个人求助,还是专业的慈善机构,都必须坚守。

在该事件中,我们仿佛看不到受益者,而全是受害者。尤其是罗一笑,那个可爱的女孩儿,在争议和撕裂中,汹涌的人群似乎已经忘记她的死活,忘记了共同的初心——救她!

个人向社会直接发出求助信息也是一个选择,慈善法对个人求助行为并无禁止,但个体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风险。即真实披露信息的义务、善用善款的责任,以及将自身及家庭置于公共空间的风险。

在一个巨变的社会,共识达不成,任何一个深陷困境中的父亲都可能是罗尔,任何一次个体求助都可能变成闹剧甚至悲剧。

再过五天,2017年1月24日,罗一笑一月祭。

一个曾经鲜活、可爱的小生命,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她可能是迄今最为人所知的白血病患者。她的父亲罗尔因在微信上为其“卖文”治病而成名,由此引发的“罗尔事件”成为2016年度最火热的公益慈善事件之一,入选2016中国公益年会评选出的“2016年度中国公益十件大事”。很多人将该事件与曾经轰动一时的“郭美美事件”相提并论,认为其将影响中国公益慈善的进程。

罗尔事件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原本普通的个人求助事件,何以演化为全民关注的重大公益事件?它究竟能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慈善文化,又该如何孕育?

当喧嚣逐渐散去,我们更需静下心来,反思罗尔事件反映出的那些更深层的问题,探讨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意义所在。

罗尔碰了哪些边界?

罗尔事件碰触了几个界限:一是个体求助过程中的信息披露边界,二是陌生人社会的信任边界,三是慈善与商业之间的行为边界,四是公共福利、社会公益与个体自救的责任边界。

罗尔事件始于一个小女孩的病情,也止于这个小女孩的不幸离世。一个父亲为救治女儿选择“卖文”筹款。一家公司看到推广机会,参与策划、转发和配捐。当这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爆棚微信圈之时,打赏金也迅速冲破微信所谓的打赏金额上限,最终超260万元。随后事件急转直下,随着网友披露罗尔有三套房产,幕后还有小铜人公司参与策划,爱心变为愤怒,救助变为讨伐,罗尔成为“网民公敌”,成为“骗子”……之后,微信原路退回赞赏金。原本爱心满满的救助事件,一夜之间演化为纠缠不清的闹剧。我们不禁要问:事情何以至此?罗尔冒犯了谁?又碰了哪些边界?

平心而论,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