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军队的“政变DNA”

军方就这样在土耳其政坛纵横捭阖了80年,到了2003年,他们终于遇到了一个克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这位出身贫寒、靠个人不懈奋斗上位的新总理,最终能驯服军方,凭借的是娴熟的政治技巧和出色的政绩。

责任编辑:聂寒非 实习生 万沐欣

政变被挫败后,土耳其政府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抓捕行动,目前已有7500多人被抓,近万人被停职。(视觉中国/图)

土耳其本身民主发展的不完善是军人干政的重要原因:国家在1950年代实现了民主化,但是通过选举上台的政党,要么搞专制独裁,要么亲近宗教势力,凯末尔创立的共和人民党,也没有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导致土耳其政局长期不稳定,你方唱罢我登场。

军方就这样在土耳其政坛纵横捭阖了80年,到了2003年,他们终于遇到了一个克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这位出身贫寒、靠个人不懈奋斗上位的新总理,最终能驯服军方,凭借的是娴熟的政治技巧和出色的政绩。

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不管政变是否是总统埃尔多安自导自演的,他显然是要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达到巩固权力的目的。而从此次政变的场面来看,无论是组织还是实施,都拙劣得不成样子。这不禁让人想起此前土耳其历史上的4次干脆利落、行云流水般的政变,最近的一次,其实也不过是1997年的事。同一支军队,为什么前前后后的表现有云泥之别?

军队不参政但凌驾于政治之上

经过一系列权力运作,军队成为了土耳其新秩序的监管者,也成为一个不受任何监督的独立王国。

土耳其军队的前身是奥斯曼帝国军队。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横跨欧亚非的伊斯兰帝国,因为常年征伐,军人在这个国家地位显赫。18世纪初,为了应对来自西方的压力,奥斯曼帝国开始了缓慢的改革,改革重点放在寄托着船坚炮利梦想的军事领域,从欧洲军校出来的军官因此成了西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战败后被肢解,身为将军的凯末尔率部起义,推翻封建王朝,并于1921年建立国民军,进行“独立战争”。独立战争的胜利导致1923年10月共和国的成立,凯末尔被尊称为“国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土军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只是到了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的1945年2月才对德宣战。战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下,土军逐步实现现代化。1952年2月,土耳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北约第二大常设部队,仅次于美国,被认为是中东地区和以色列并列的最强的军事力量。

因为在反对外来侵略、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世俗共和国的斗争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土耳其军队一直在民众心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军官们的物质待遇也非常丰厚。但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凯末尔禁止现役军官参与政治活动。为严明军纪,凯末尔专门在1930年颁布编号为1632的军事刑法典,严禁军人参政。因此,从1923年到1960年的37年时间内,尽管军方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确实贯彻着军政分离原则。

从1923年到1950年,凯末尔主义者牢牢地将军队控制在手中,这也使得军队发生政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没有必要,与唯一的政党共和人民党领导的文官政府和谐相处。1938年凯末尔逝世后,他的战友和助手伊斯梅尔·伊诺努当选为第二任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