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桌上的橘子
于是许多人开始讨论说该不该读经典?什么叫经典?如何阅读经典?批判经典?甚至超越经典?
责任编辑:朱又可
台湾师范大学庆祝七十周年校庆,特地举办“经典七十”计划,列出七十本古今中外经典,还为高中生举办了会考。结果台湾学界大哗,特别是大学教授,纷纷惊叹说:“那些书我们都没读全啊,你怎么叫高中生去读,还会考!”
于是许多人开始讨论说该不该读经典?什么叫经典?如何阅读经典?批判经典?甚至超越经典?
受邀请去参加座谈的我,很诚实的谈了自己读经典数十年的感受。
供桌上的橘子
经典像供桌上的橘子,又大又红,高高在上,看着漂亮,它是属于知识之神的。可我们不一定想去吃它。
每个人的家里都会供着这样那样的几个大橘子:《战争与和平》《卡拉马佐夫兄弟》《追忆似水年华》《资本论》《国富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三大批判”、黑格尔的《美学》以及《资治通鉴》《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之类的。
仿佛橘子供着,神就在了,心就安了,也不管它会不会带你去看到神。
要说都不想吃橘子也不对。有时候有需要了,掰几瓣来吃吃也不错。像是谁在某一本书里提到了某书某段落,桌上有书,翻几页来参考查证一下。可惜大部分的时候,你查不到出处,再细看一下,会发觉原文的意思跟他说的不大一样。
没办法,读书是人各有所悟嘛!
或者写文章得引用权威人士的句子,抄几行经典来用用;或者你想糊弄人的时候可以引用某大师的一本书,最好是德国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体系庞杂,理论艰深,很少人看得懂,看得全。或者某些句子很长、佶屈聱牙的独家论述,近乎符咒。这些都是引用时可以保身又不露破绽的“橘子瓣”。
有些人还喜欢引用那种“翻译得很不好,连翻译者可能都没读懂,把它的中文翻回外文可能更好理解”的文字,或者一直用“后这个主义”“后那个主义”的符咒拼拼贴贴,就更容易唬得人一愣一愣的。看不懂符咒,批评家当然闭嘴。
后来文青又流行解构主义,如罗兰·巴特、德里达、福柯等,总要跟上经典的流行趋势才行。
什么?经典也讲流行?
是的。水果都分四季,供桌上的经典不分季节,行吗?
所以说,橘子供久了,总是要吃掉的。
就像小时候祖母从供桌上拿下拜了很久的橘子,都老了,快干了,每个小孩子一人一瓣,说:“拜过神的,有吃有保庇。”
经典或许如是。如是乎?
大补帖
所有大人物开出的必读经典,一般都以百本计,都像营养学医生的药单。营养全面,有益健康,药材珍贵,古今食补大全,顾及内外经络骨骼。
把人生必读经典开成知识大补帖。
但人生活着,谁需要天天吃大补啊?
青春期吃几帖转骨药,中年吃几次壮阳药,老年吃几盅人参气血汤,除此,你还真需要那么多大补吗?
就像没有人吃过所有大补帖一样,不能太相信那些开出经典书单的人,他们不一定都有阅读过。经典书单最大作用是开给书店张贴用的,好吸引人来买书。
好像那些到处张贴的强精补肾广告一样,看久了,你老觉得自己不买一定会肾亏。你看那些书单,就觉得自己脑质有点虚了,遂存着“要不买几帖补一下也好”的心理,就买几本经典,回家先翻几下,看看序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