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更好的“现代化”之路融合“城市”和“农村”两种价值

有步骤但尽可能快地取消户籍制,以人们的实际居住状况为确认居住身份的标准,以使绝大多数入城打工者可以携家前往,孩子们需要一个体面的、能看得到的父亲。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陈丽君

(向春/图)

有步骤但尽可能快地取消户籍制,以人们的实际居住状况为确认居住身份的标准,以使绝大多数入城打工者可以携家前往,孩子们需要一个体面的、能看得到的父亲。

“农村留守儿童”指入城打工的农民留在农村由单亲或他人(祖父母、亲属或他人)照管的儿女们,已有不少研究确证这些儿童群体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而这些孩子们的总数有六千万之多。

其实,从我们观察到的人生经验也可直接知道,长期离开父母亲或其中一方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亲子是人间最重要的关系,它的削弱乃至缺失从总体上肯定会损害儿童的人格构成。

研究者们一般还指认出造成这种问题的社会和经济原因,比如城乡经济的结构性差距、户籍制对农民入城的歧视、城市教育及升学考试对农民工家庭的歧视,等等。

我十分尊重这些学者们的及时研究,也基本认同他们指出的具体原因,并期待整个社会,特别是政府的重视和解决。但是,这个问题绝非孤立,而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及近几十年猛烈现代化所造成的众多问题之一。不深究这些更深更广的背景原因,就难于对此问题有到位的理解,也难于找到根本性的长远和深层的解决之策。

文明意味着单向城市化?

法国人类学家和哲学家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家庭和语言一样,是人类的标志(《〈家庭史〉序言》)。二十世纪人类学已经否证了摩尔根的推断,即人类最早没有家庭。没有语言的人类——起码是我们这种现代智人——是无法设想的,而没有家庭的高等灵长类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人类在其绝大部分时期里,是生活在家庭及家式社团如家族、氏族、部落为唯一主导的社会结构中的,所以我们的生存特性就是在这漫长的家庭化历史中被塑成的,家庭及其主根亲子关系已经成为人类的本性。

自文明出现后,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和另一些非家庭的机构行使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及军事的功能,在一些民族中激发出超家庭的意识形态,比如以至上神祇为崇拜对象的宗教,或以个人主体性为源的近现代意识形态。它们与人间的统治者——国王、法老、教皇、专制者、总督、总统等等——联手,主宰了人类的大部分文明史进程,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被主流意识形态忽视的家庭依然是基础。

儒家是一个例外,它在文明或国家出现之后,仍然自觉地继承并改进了人类家庭化的传统,以家庭,特别是亲子关系的伦理维度(如孝、慈)为根本,通过礼乐诸艺的教化,将这种天然原发的亲亲之爱和内在结构,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佳凝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