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 中国留守儿童报告】“每个人,都不应该是一座孤岛”写给留守儿童的“家书”
“没有一个简单的方式让你一下子理解整个群体,只能是每一个个体的留守儿童。和你产生连结的一个个孩子多了,你才对这个群体产生理解和认识。”
责任编辑:苏永通 吕宗恕 冯翔 吕明合 曹海东 朱晓佳 李楠 冯飞
历时7年,3000多位大学生志愿者接力,用最原始的手写书信,为缺乏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打开一个情感出口。
“没有一个简单的方式让你一下子理解整个群体,只能是每一个个体的留守儿童。和你产生连结的一个个孩子多了,你才对这个群体产生理解和认识。”
小燕,13岁,留守儿童。
她写了一封信,谈死亡。
“我觉得我懂得了好多事情:比如说,自己不开心的事自己知道就好,何必去告诉其他人,也别让别人为我们担心。不开心了吃一顿睡一觉就好,总会过去的,乐观就好。其实,有一段时间,我挺想知道‘死亡’是什么感觉?我也总想着死了真的可以去到天堂或者地狱还是说死了真的投胎转世吗?”
收信人,王梦珍,大学生,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书信大使”。2015年11月,当她看到这封信时,仿佛“一切在重演”。
2008年,12岁的留守儿童章杨宇在父母离家打工的10天后自缢,遗书中留下一句话:“你们每次离开我都很伤心,这也是我自杀的原因……”中山大学学生周文华被深深触动,在高校中发起“蓝信封书信陪伴”项目。
七年过去,蓝信封项目已发展成民间公益机构,超过3000名书信大使与湖南汉寿、广东河源地区留守儿童结对,方式依旧原始——手写书信。他们希望,当父母陪伴缺位时,写信,能给留守儿童打开一个情感的出口。
影子
“爱,但是冷漠。”
小燕在河源上初一,父母在东莞打工。
王梦珍不知道如何与这个13岁的孩子谈论死亡。她相信小燕“只是说说而已”,但又担心会忽视一个危险信号。她决定回信,说说自己的小时候——她也曾经留守,也曾闪过自杀念头,那时她才六七岁。
王梦珍的家在茂名乡下,自她记事以来,父母就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她和爷爷奶奶、伯父伯母生活在一起。她知道伯父伯母对她不错,但在她受委屈痛哭的时候,没有人理睬。
一次,伯母听学校老师说王梦珍字写得太小,批评了她几句。“当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我一直哭,想过要自杀。我想,如果我走了他们会不会很伤心?”她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在未曾谋面的小燕身上,王梦珍见到了自己的影子。
小燕的信中没有爸爸妈妈,因为他们不在她的生活中;她不喜欢向别人诉说不开心的事情,“因为我怕我自己的情绪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