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公天下之是非于学校
欲藉士大夫之势以立国,便当公天下之是非于学校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黄滟淇
欲藉士大夫之势以立国,便当公天下之是非于学校
前说及人“不可须臾离”道,离则所见难大。但人不离道,也不是像现在一样要随时“创新”。若天下有道,便可以述而不作。如薛瑄所说,自有朱子,“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通常在典范未立之时,大家都可能思考基本问题。而典范确立之后,多数人会遵循典范去研究具体问题。若遇大变故,既存思想失范,则又有人重新思考最基本的问题。
明清鼎革巨变,就有顾炎武和黄宗羲等大儒,返向基本层面思考体制性的根本问题,于是对大一统取代三代体制,也就是封建和郡县的基本优缺点,进行了根本的反思。
针对大一统之下官避原籍和任期短暂的“官如传舍”现象,顾炎武提出“寓封建于郡县”的建议,主张郡县长官可以世袭。在傅斯年看来,这“几乎要把郡县变作土司一般的制度”,看似“迂得可笑。若就他立论的意思着想,实在是‘有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bette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