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校点兵】兵站:抗战中的“补给脐带”
兵站是出征的军队与后方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被形象地称为军队的“补给脐带”。八路军、新四军在游击区和沦陷区建立了游击兵站线,使用游击战争的手段进行交通运输,以实现各根据地之间的战略联系。
责任编辑:姚忆江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夏婧雯 王标
兵站是出征的军队与后方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被形象地称为军队的“补给脐带”。八路军、新四军在游击区和沦陷区建立了游击兵站线,使用游击战争的手段进行交通运输,以实现各根据地之间的战略联系。
说到兵站,大家是否记得早些年的一部电影——《51号兵站》,它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通过在上海建立秘密兵站,将军需物资运到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故事。这种秘密兵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兵站的一种类型。
兵站是出征的军队与后方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被形象地称为军队的“补给脐带”。中国古代的驿站、清代军队出征时建立的粮台等机构,都具有兵站的性质。近代兵站最先在欧洲的法、德等国产生,于19世纪后期传入日本,20世纪初又传入中国,在清末新军和民国时期的陆军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建军初期就设有兵站。中国工农红军于1932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设立了总兵站,不久改称总兵站运输部(亦称总兵站部),并在革命根据地设立大、中、小兵站。抗日战争时期,敌人扼杀根据地的主要手段,就是封锁、围困根据地,断绝根据地与外界的联系。建立战略兵站线,输送物资、人员,传递文报信息,恢复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大后方、沦陷区联系,以打破敌人的封锁,是根据地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根据地理位置、性质和工作方式上的差异,战略兵站线主要分为公开兵站线和秘密兵站线两种。前者主要位于国民党统治区和抗日根据地内部,后者主要位于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