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靠猜,吃药靠掰患儿死亡纠纷折射儿童药之困

国际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在成人用药中不断补充儿童的用药规范,由于难以开展临床试验,这些信息通常是患儿用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警示。

责任编辑:蒋昕捷 助理编辑 刘文慧 实习生 杨思佳 梁绮雅

六一儿童节的到来让儿童用药的话题再度引起公众关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药物制剂品种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有60多种,不足2%。 (CFP/图)

中国3500多种药物制剂品种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有60多种,不足2%。

国际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在成人用药中不断补充儿童的用药规范,由于难以开展临床试验,这些信息通常是患儿用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警示。

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何浩坐在自家的茶几前,用摆照片的方式介绍着自己的儿子凯凯。第一张是凯凯出生,7斤3两;第二张是凯凯学走路,跌跌撞撞……最后一张是23个月的凯凯躺在手术室,等待法医鉴定。

法医认为这是非致死性的疾病,但就诊六小时后,凯凯去世了。在此后的医疗纠纷中,一种药物的名字“非那根”被反复提及。患方和院方讨论的焦点在于,对于两岁以下的儿童,非那根究竟该绝对禁用,还是慎用?

非那根是一种常用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防治晕动症、镇静、催眠、治疗恶心、呕吐及术后止痛,亦可作为全麻的辅助用药。

在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意见书》中,凯凯的死因归因为初期医生诊断失误、非那根的使用以及后期抢救不及时。药品非那根的使用是否起到关键性作用?负责做鉴定的医生刘艳伟称:“不能排除非那根和被鉴定人呼吸骤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这起涉及婴幼儿医疗纠纷的背后,是儿童用药普遍困局。

儿童无药可用是最突出的问题。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儿童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6%,但在中国3500多种药物制剂品种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有60多种,不足2%。

其次是不得已使用成人药之后造成的伤害。来自原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是12.9%,新生儿高达24.4%,成人只有6.9%。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

此外,由于用药说明书描述含糊,儿科医师只能凭借临床经验用药,将成人剂量进行调整,处方中经常出现“半片、1/4片”的用量描述,常常“靠手掰、用刀切”来掌握儿童用药的适宜用量,带来诸多不便。

2015年5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该委员会将负责组织相关专家总结儿童临床用药经验及安全用药数据,形成行业共识,推动建立科学规范的儿童用药指南等工作。

在付出了太多的药物伤害和生命代价之后,这会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儿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