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十年的《救亡之声》

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一言难尽,且非我辈所能道尽。作为抗战亲历者的下一代,我们卑微的职责是将这份文化遗产打捞、整理、不删节、尽可能完整地传给后人。丢失了它们,不待后人苛责,我们将没齿不忘地自责。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杨昊

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一言难尽,且非我辈所能道尽。作为抗战亲历者的下一代,我们卑微的职责是将这份文化遗产打捞、整理、不删节、尽可能完整地传给后人。丢失了它们,不待后人苛责,我们将没齿不忘地自责。

抗战救亡的十四年(1931—1945)历程中,振奋民众斗志的第一宣传手段是什么?歌咏。那个时代扩音器还不普及,遑论尚属奢侈品的收音机。唯一可以仰仗的是肉声,是口耳相传。于是悲情迸发、相互砥砺、同仇敌忾,悉数投入歌咏之中。大合唱横空出世,派上如此浩大非凡的用场,我以为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空前绝后。在北平、南京、上海、武汉、重庆、桂林,在广场、街巷、学校、兵营,激昂的歌声响起,惊醒了我们这个曾经麻木、一盘散沙的民族。十四年下来,估计产生了不少于3800首歌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