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人的国际“公关”

长期在全世界的镜头下生活,已经使得当地巴勒斯坦人相当了解如何在各个国际组织和媒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诉求,大搞国际公关。

责任编辑:曹辛 助理编辑 刘雨桦

巴勒斯坦抗议者试图通过以军防线的时候,有意让旁边一名国际观察员拍摄。 (南方周末记者 吴梦启/图)

长期在全世界的镜头下生活,已经使得当地巴勒斯坦人相当了解如何在各个国际组织和媒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诉求,大搞国际公关。

游行的规模很小,只有十来个巴勒斯坦人的游行队伍高喊着抗议口号。一分钟以后,游行队伍迎面撞上一小队以色列士兵组成的防线,双方激烈扭打了几分钟。游行队伍没有冲破防线,身体冲撞变成了激烈的谩骂。虽然双方可以用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沟通,但游行者仍旧用熟练的英语高声质问以色列士兵:“为什么占领我们的土地?”并大骂他们是“纳粹”。四周,至少有十部以上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在同时拍摄,所有细节都记录在案——拍摄者来自各方:不同国家的记者、人权记录者、国际组织监督员、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的观察员……

这是南方周末记者上月在约旦河西岸希伯伦附近的村庄里亲眼目睹的一场巴勒斯坦人的游行。

长期在全世界的镜头下生活,已经使得当地巴勒斯坦人相当了解如何利用各个国际组织和媒体表达自己的诉求,大搞国际公关。

充分利用国际关注

在南方周末记者目击的这场希伯伦的冲突中,没有一个拍摄者试图对冲突进行干预或者劝阻,记者和国际观察员们的立场完全中立,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一个叫做“希伯伦临时国际观察”(简写为TIPH)组织的媒体负责人玛丽·安奈尔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