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经济:游走在通缩与挤泡沫的窄道之间

2015年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年12月经济数据,主要指标下滑的速度超过预期,显示中国经济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火热多年的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进入通货紧缩阶段?这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应对?一场激烈争论正在经济学界蔓延。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欧阳柳依

2014年12月的CPI和PPI数据相继跳水,显示中国经济的主要风险是通货紧缩。 (CFP/图)

编者按:2015年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年12月经济数据,主要指标下滑的速度超过预期,显示中国经济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火热多年的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进入通货紧缩阶段?这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应对?一场激烈争论正在经济学界蔓延。

改革和转型最值得期待的一年

2015年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开局压力较大。2014年12月PMI跌至50.1,创18个月新低,显示制造业景气继续走弱、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12月电力耗煤增速徘徊在-9.9%的低位,预示12月发电量增速依然低迷,工业增速或低位企稳。通缩仍是2015年的主要风险:猪价续跌,食品价格涨幅收窄,12月CPI为1.5%,PPI降幅扩大至3.3%新低。12月PMI购进价格指数续跌,预测2015年CPI降至1.5%,PPI降幅扩大至3.2%,经济增速将低于2014年的7.3%。

尽管全球都面临通缩的压力,但中国经济除了通缩之外,还存在着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的“高杠杆、泡沫化”问题;而美国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去杠杆已经比较充分,可以采取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目前经济复苏的迹象也愈发明显。而中国房地产价格基本维持高位,地方债依然居高不下,企业债务占GDP之比达到全球之最,也就是说,杠杆未降,通缩已现,这就给政策的选择带来了难度。

房地产难回暖7万亿不同于4万亿

现在连居民生活用电的增速也接近于零了,反映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规模的减少,城镇化已进入后期。

有人说2015年二季度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