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革命静悄悄 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
母语教育可分解为四个层面的目标:一是让孩子们具有成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语文教育还应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学的教育,培养未来公民的心性、情感、想象力。其三,还应包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以及第四,文化中内含的生命智慧,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意趣等。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石越婕 王庆峰
编者按:从高考到录取,从大学去行政化到教育家办学,从教育财政投入到教育平权,各种宏观的教育改革讨论,已经很多。但对中小学尤其儿童教育的关注,在公共媒体上呈现得很少。这丝毫也不意味着中小学教育就没有高等教育重要,恰恰相反,如果中小学不能让孩子们葆有善良,懂得敬畏,养成强烈的好奇心和广泛的探索兴趣,在自我、经典与世界之间形成活泼泼的基本关系,大学阶段的教育,很可能已经太迟了。2014年10月31日到11月2日,南京,亲近母语研究院主办了一场“体制内外、课堂内外的语文对话”。对儿童母语教育做了深入探讨。版面所限,我们只能呈现部分内容,供关心中小学教育的读者参考。
母语教育可分解为四个层面的目标:一是让孩子们具有成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语文教育还应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学的教育,培养未来公民的心性、情感、想象力。其三,还应包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以及第四,文化中内含的生命智慧,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意趣等。
打手电在被窝里读的才是好教材
“欢迎教材主编张庆、朱家珑公开回答。”
给孩子们的公开课结束后,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师郭初阳面对台下六百多名体制内外的语文老师,对《鞋匠的儿子》一文里的插图提出疑问:是不是把一张“9·11”后反恐时用的图,用作了林肯总统演讲时的图?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对小学语文教材提出质疑。早在2009年7月,“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就与郭初阳、特级教师李庆明等组织了一场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大讨论,两天半讨论的成果之一,是出版了一本《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
在这本书里,徐冬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问题,仍是从学拼音、字、词、语法等出发,“科学主义、工具主义占主导”。郭初阳提出,一本能让小孩子愿意打起手电在被窝里偷偷读的教材,才是好教材。
这样的教材,内容主要应是童谣、童诗、故事、童话、神话等。如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所言:儿童上小学前已听了很多故事,从学前阶段到小学阶段,教育不能脱节,要利用学前的根基,“就是小学语文教育要儿童文学化”。
现在流行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都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郭初阳、蔡朝阳、吕栋几位70后一线语文老师概括出三套语文教材的四大缺失:
第一,经典的缺失。缺少好文本,即使来自经典,也多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第二,儿童视角的缺失。“大部分都重在说教,极少有真正符合童心,富有童趣的”;第三,快乐的缺失;第四,事实的缺失。比如,几个版本的二年级下册都有的“爱迪生用智慧救母亲”的故事,经考证,是虚假的。
与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这种批判呼应,20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套“民国老课本”。这套课本,是1902年由当时的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的第一套近代成功的新式教科书。此次出版,编选者将其分为启蒙、常识、歌谣、修身、故事、童趣六大类。看分类即可知,与现行语文教材的编选思路差别巨大。
譬如启蒙卷第一课,是一个硕大的“人”字。不是人世间孤零零的一个人,而是配了一幅大人们穿着长衣短褂的家庭图:有爷爷奶奶,有父母,有兄弟姐妹。
再如《晨起》课,简单十余字:晨起,见父母,问安。兄弟姊妹,相见,问好。人文精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