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核电大单:“还没开始谈钱呢”

截至2013年年底,中法双方已分清各自的工作范围、界限和各自责任,完成了技术附件内容的谈判。下一阶段,谈判的工作重心转向商务谈判。不过,中国第一座乏燃料后处理厂何日建成,依然未知。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李雅娟 唐悦

虽然中法双方签署关于后处理再循环长期合作谅解备忘录,但接下来的谈判依旧漫长。图为德国一家临时核废料储藏工厂。 (CFP/图)

截至2013年年底,中法双方已分清各自的工作范围、界限和各自责任,完成了技术附件内容的谈判。下一阶段,谈判的工作重心转向商务谈判。不过,中国第一座乏燃料后处理厂何日建成,依然未知。

马拉松式谈判

中国核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核集团)与世界核电巨头法国阿海珐集团乏燃料后处理的谈判,在2014年春天,终于行至半途。

2014年3月27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的见证下,双方签署关于后处理再循环长期合作谅解备忘录。

不过,距离这场谈判的终点,依然长路漫漫。

在这场马拉松谈判中,法国人慎之又慎。2014年5月12日,南方周末记者联系到阿海珐集团北京公司,其以谈判正在进行为由,表示不方便发表任何评论,建议联系中核集团。

中核集团同样认为对外表态的时机并不成熟,但提供了谈判的部分细节——截至2013年年底,中法双方已分清各自的工作范围和界限和各自责任,完成了技术附件内容的谈判。

而在4年之前,中法双方就已签署协议,将在中国西北某地建设一座年处理规模达到800吨的乏燃料后处理基地。(具体参见南方周末2011.1.17《戈壁小城“鲸吞”国际核废料?》)

在此之后,这宗大单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2013年11月,首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经对话期间,中法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在最高安全和环保标准以及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