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人”吕顺芳的烦恼:二十年间寻亲路
21年来,吕顺芳一直活在AB面:一面是在耀眼光环下做着“纯粹的好事”;一面却是挥之不去的烦恼:DNA寻亲利益争议、与志愿者分道扬镳、身陷败诉官司。 她从事的寻亲事业,亦像是历史的AB面:半世纪前,饥荒引发一场罕见的弃儿潮;数十年后,寻亲潮起,延续至今。 2006年,南方周末曾刊发报道《她们用40年寻找亲人》,记录这场感人至深的寻亲潮;如今,我们继续聚焦一名特殊的寻亲者,这名草根公益人士的心事,或许亦是中国公益道路的心事。 -
我在2020丨棒球孤儿,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
棒球“孤儿”:改变命运的训练场
“体育是一个充满梦想和传奇的平台,它创造了无数个神话”,孙岭峰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创办球队的初衷。这件事似乎一举两得——既能改变底层少年的命运,又能借助这个故事推广棒球运动,“用十年时间,把他们培养成一支世界顶级的队伍。” 2020年8月底,当纪录片带来的关注和热度像风一般散去后,爱心基地面临的难题仍然存在——搬迁到新的场地后,附近没有合适的打工子弟学校。“我们还在尽力解决北京的学籍问题”,孙岭峰说。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17日《南方周末》) -
著名翻译家荣如德译文全集出版,曾翻译《雾都孤儿》《动物农场》
-
六部门:价格临时补贴提高1倍发放,孤儿、失业人员纳入保障
-
日下漫闻 | 最励志的川端康成
常听人说教,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云云,那么,川端康成是孤儿,按说人生先就输了。 -
瑞德西韦认定为“孤儿药”后,吉利德为何又向FDA撤回申请?
“我想,面对这种正在全球传播的重大传染病,还声称它是一种罕见疾病是令人尴尬的。” 2020年2月17日,吉利德发布新闻稿称,公司并没有考虑这种在研药物的潜在商业价值,而是关注为患者带来的潜在临床价值,并尽可能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的暴发。 “吉利德至今没有放弃该药的专利,作为企业来说无可厚非,但面对人类共同的危机,也许值得表现出更好的姿态。” -
寻访“意大利人”的孤儿院【行者】
我在维堡做短暂停留,是为了探访一部电影的拍摄地。多年前,我在南澳电影节上看了俄罗斯电影《意大利人》,被深深触动。《意大利人》不是票房几个亿的大片,但在我看来,是银幕上的极品。 -
“这个学校要是垮了,村子也就垮了”:一所吸引城镇孩子入读的川北村小
2019年秋季开学,杨秀丽策划了一场励志班会,安排了“哥哥说”、“爸爸妈妈说”、“老师说”三个环节。全班14个孩子家中,她硬是找不着一个父母,最终找到了刚刚过来陪读的外地妈妈熊妹玲。 在范家小学,杨秀丽遇到了各种困境学生,有的眼睛看不清而无力治疗,有的冬天穿着单衣,有的是彻头彻尾的孤儿。 说到这时,这位校长的嘴聚成一颗樱桃,露出单纯而狡黠的微笑,他说,“我为了把老师们留在村里,把头都想破了。” -
依附、竞争与共生,“爱心村”转型
“随着社会福利机构不断健全,‘爱心村’这类委托代养情况逐步减少是趋势。”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认为,养育孤儿弃婴是政府的责任,官方福利机构是主要的力量,专业的民间慈善机构起到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