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
“颜”值陷阱
-
吉林通化疫情“0号传染源”确认 当地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
-
全球新冠确诊破亿,世卫称“疫苗像隧道尽头的一束光”
世卫组织和相关组织还在监测新冠变异病毒,“从目前了解到的数据,病毒的传播性增强,但致病性没有增强”。传播性更强意味着感染者和住院人数增加,若医疗保健系统不堪重负,死亡率也会随之提升。 “病毒正在利用我们的‘抗疫疲劳’,疫苗就像隧道尽头的一束光,它是抗疫旅程中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人们继续不佩戴口罩、高密度聚集,疫苗也不起作用。”世卫组织如是回复南方周末。 国内目前获得自然免疫的人群维持在极低水平,想要实现群体免疫必须依靠疫苗。如果免疫屏障的建立晚于国外,意味着入境限制等防控措施仍将持续。 -
“返乡新政”引燃核酸检测百亿市场,曾有企业业绩暴增1000%
交通运输部透露,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约17亿人次。华安证券据此预测,返乡需求带来的核酸检测服务规模约为600亿-1200亿元。 在A股24只新冠核酸检测概念股中,20家企业在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达安基因、硕世生物、东方生物这3家公司净利润的同比增幅超过1000%。 -
未签合同“口头”上报 河北隆尧县核酸检测结果谎报始末
1月17日,河北邢台市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隆尧县核酸检测结果被谎报一事。消息一经发布引起广泛关注,这一谎报事件是如何发生的,目前最新的情况怎么样? -
“若人人寄希望于别人接种,将无法阻断病毒传播”:“十问”新冠疫苗接种,权威专家释疑
未来随着产能提高,更多不同厂家的疫苗面世,接种会扩大到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中国研发的灭活新冠疫苗,从开始临床试验至今,持续观察已有8个月,保护性抗体水平仍能维持较高水平,这个结果已经超过了世卫组织指导意见期限,即不低于半年。” 新冠疫苗在接种后仍有感染风险。即使打了疫苗,也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21日《南方周末》) -
国家卫健委:春节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返乡
-
女星郑爽回应“代孕弃养”,海外代孕背后是怎样的一条产业链?
-
1传102,“超级传播”是如何发生的?
对于超级传播频现,病毒专家、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说,“新冠病毒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存在超级传播,但只有约10%-20%的感染者特别能传。” 超级传播现象发生的机制比较复杂,患者和易感者的接触程度、频次、个人免疫功能及个人防护情况等,都和超级传播现象的发生有关。“无症状感染者中,有一小部分也可能成为‘超级传播者’。” 疫情期间,公众往往过于关注“超级传播者”本人。SARS期间曝光的“超级传播者”被冠以“毒王”,在疫情结束后被迫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
漳州通报婴儿霜“大头娃娃”事件:产品含激素,线索移送警方
漳州市“欧艾抑菌霜”事件处置工作组17日通报“欧艾抑菌霜”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