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桥前世今生
1990年代初的二道桥国际大巴扎一带 图/杨新才
1990年代初的二道桥市场 图/杨新才
7月11日。街上可以看到行人了。小摊贩出来了。搅拌机吱呀吱呀,冷饮机哗啦哗啦,一盒冰淇淋、一杯石榴汁就端到你面前。然后是小一点的商铺。还谈不上太多生意,但卷闸门好歹拉起来了。早晨10点多,篱笆里面有吃鸡蛋面的客人,一旁的维族小伙儿往大锅里倒着粘稠的油脂。手抓饭回来了。生活的气息,回到了二道桥。
乌鲁木齐旧称迪化,清代贬谪新疆的大文豪纪晓岚说它“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很长一段时间,迪化城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形基础上向南北伸展。
今天的南门,是迪化城的南端。出了南门,朝着天山的方向,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乾隆年间,城里人与游牧的哈萨克人在南门附近以茶易马,可算集市在城市边缘的发端,而“马市巷”的名字也延续至今。《乌鲁木齐事宜》记载:1762年,“由城南北商贩,市肆繁华,俨然成都会。”民族商贩从那时起就开始在南门外云集,从南疆来的褡裢布、白大布、和田地毯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翻越天山,源源不断进入这个市场。
光绪七年(1881年),中俄签订不平等的《伊犁条约》,新疆的乌鲁木齐、奇台、哈密、吐鲁番被确定为俄商贸易区,1895年,又在乌鲁木齐南门外给俄商划出了专门的贸易圈,到1907年,乌市的俄商超过800人,他们开设的洋行八大家名盛一时。
“外资企业”的兴盛带动了民族商贸的发展,《乌鲁木齐风物录》说,俄国的商家、德国的货主、天津的商人、陕西的千里挑担货郎、喀什的商贾、伊犁的老板云集于此,“请进、请坐”之声不绝于耳,算盘称重之声日夜不停。当年这里有丝绸市场、地毯市场、棉花市场、羊毛市场、土特产市场等,商谈结算有规,市场调节有序。市场的辅助设施,大饭馆、小吃店、车马房、乡会馆应有尽有,扫苗(剃头)坊、成相馆、洗澡池、钱庄子、制衣铺一应俱全。1896年,一座宽一丈一尺八、高六尺的木桥在此间的水渠上建成,它被命名为“二道桥”。随洋行进驻于此的是外国领事馆,如果说二道桥成为影响政治的一个因素,这或许就是开始。
辛亥革命后,洋行走向衰落,地方政府在南门外搭起12米宽、两层楼高的“天棚”,各族商人在棚下摆摊营业,其中主体是维吾尔族。渐渐地,有了民居和巷道,清真寺也建造起来了,维吾尔人的社区慢慢形成。
今天,城墙、城门都已不复存在,但南门仍然是一道人文地理上的分界线,熟悉术语的人会说,这是“大杂居、小聚居”中“小聚居”的代表。
南门以北的城区,与内地发展较好的中等城市并无大的差别,这里有麦当劳,有茶餐厅,有百盛,有王府井百货,市民讲着带有西北口音的普通话,音像店里传出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到了南门以南的二道桥和山西巷子,街上高鼻深目的行人多了起来,商铺前的招牌上多半都是书写得很大的维文,有些大到占据了大半个招牌。店名充满地方情调:阿穆瑞诺餐厅、依布拉蜂蜜店、夏帕艾提门诊、阿米娜乐器店,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古典的维吾尔音乐木卡姆,也可以听到来自中亚或者西亚的流行歌曲。民间都说,不到二道桥,等于没到乌鲁木齐。
在维语里,“巴扎”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可以指集市,也可以指赶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二道桥自然形成的巴扎很是兴旺了一阵,直到1950年代前期,这里还是乌市最喧闹的地方。1957年,由国家投资,自治区商业厅在此兴建半弧形三层营业楼,取名二道桥百货商店,1959年1月正式开业。国营商店取代了个体商户。
整个1960-1970年代,二道桥暂时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最有影响力的是3家单位,一个是外贸局(现在的经贸厅),一个是苏联领事馆,再一个就是国营百货商店。“外贸局从解放路一直到新华路,大得很,苏联领事馆斜对面有个店,专卖皮制品,一件水獭皮的大衣当时就卖几千块,不知道是不是外贸局开的。”在二道桥生活了30年的作家何树林对当年的光景记忆犹新。
“文革”期间物质短缺,百货商店里的“商品”仅供摆放,并不出售,到处都是排队的长龙。民间流传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意指“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尽管如此,仍有民众在二道桥悄悄地“巴扎”,“资本主义尾巴”没能全部割掉。
维吾尔是重商的民族,1980年,二道桥团结剧场门前悄然出现卖烤羊肉串,卖面肺子、羊头羊蹄的摊位,乌鲁木齐人成群涌来,把这里吃成了有名的“夜巴扎”。
夜市一火就是20多年,一位记者几年前这样写道:你知道乌鲁木齐的冬天有多冷吗?大雪铺天盖地,摄氏零下30多度,会有人冻死,但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夜里,这些小商贩也不会散去,一个摊位守着一盏灯一盆炉火,“一个商贩曾告诉我,商业守的就是信誉,这个夜市就是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会开着,都会有吃的。没有生意不要紧,不能坏了信誉。”
不要小瞧二道桥的人,那些在街头烤着羊肉串的小贩,也许就在两侧幽深的小巷里拥有丰厚的家底。商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出发和到达:向东,他们前往内地;向西,他们走入中亚、抵达欧洲,没准下一个奇迹就在这跋涉中诞生。
1999年起,乌鲁木齐对二道桥进行大规模改造。国际大巴扎、新疆民街等旅游商贸点依次出现,多数店铺被归置到几个庞大的建筑物里,和现在北京的秀水一样。对于多数外地人来说,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就好比北京的王府井、天津的滨江道和上海的南京路,然而你只需离开路面整洁的步行街,往纵横交错的巷子稍稍移步,就能发现一些不同——二道桥并不仅仅是“汇聚我国新疆和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购物的‘金商圈’”,它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深层内涵需要我们去认知和了解。
7月11日下午,武警整齐的口号声中,又一家街边小店重新开业。维族汉子端出盛满酸奶的保温桶,桶中央浮着巨大的冰块,几乎占据了保温桶三分之二的容积。汉子不停地搅拌着,冰块缓缓打着旋儿。很快它就会融化。
(实习生李倩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资料:《天山区文史》、《乌鲁木齐风物录》、《乌鲁木齐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