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性格榜样】戏里戏外的『范儿』爷们——北京性格榜样 京剧谭派一家

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老中青三代京剧名角,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阅历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北京『范儿』,然而对京剧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却让每个年代的『范儿』,都正得很!

以扮演老生为世家荣耀的谭派,可算得上是梨园中的名门望族,谭家的家世仿佛是一部京剧史,跨越了三个世纪,历经160多年。自清道光年间的『老祖』谭志道算起,历经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直到谭正岩,祖孙七代,共同献身京剧事业,创造出一段段梨园佳话。作为北京城市性格的代表,我走访了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老中青三代京剧名角,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阅历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北京『范儿』,然而对京剧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却让每个年代的『范儿』,都正得很!


谭家三代凑在一块拍照可是稀奇事,左起: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谭孝曾:谭派第六代
谭富英之孙,谭元寿之子

谭孝曾在剧场角落吊嗓子



“找不到?就再找找!”当我按照谭孝曾先生给出的路线指引根本找不到要去会面的咖啡馆时,他不耐烦地挂了电话,这种小事情是麻烦不着他的。大概辗转了15分钟到达目的地后,他不紧不慢地走下楼来到小区门口的咖啡馆,吹得高高的背头,金丝眼镜,豹纹的围巾,看上去精神矍铄。儿子谭正岩脸上滴着汗珠,刚刚在旁边的体育公园踢球回来。这是在南三环方庄的一个典型小区,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谭孝曾客气地询问:“找了一会吧!”仿佛只有通过这一关,才能获准与他会面。他客气地拿出名片,上面有一个金灿灿的国徽—谭孝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

“我们家确实有很多故事,谭派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到了正岩这一代就是第七代了,这是别的家族从来没有过的,故事太多了,从何说起呢?”

“就从您的爱好说起吧。您小时候那会北京的小孩都玩什么呢?”我问。“我小时候也没什么特殊的爱好,那会流行拍洋画吧,我也拍过,但我的童年很短,很小就开始练功学京剧了,一学就是几十年,练功,演出,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个人生活的部分很少。唯一的爱好就是爱读书看报,年轻练功那会背过《三国演义》,这对我以后学戏很有好处。现在看些文摘类的了解一些国家大事、生活知识,年纪大了不懂网络,但也不能跟时代脱节,作为政协委员,要关注老百姓都关心的事情,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我擅长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一次我们春节前后从北京去承德演出,回来的时候票太紧张只能买硬座票回来,结果我第一次发现火车上的人太多了,而且很多是民工,这个时候火车却要提价,很多人买不到票,这太不合理了。我就在政协会上提出了这个提案,今年国家就出台政策了,春节期间,火车票不能涨价……”

谭正岩一直坐在一旁托着腮帮子听爸爸讲故事,这时突然说,“爸,人家没问这个,你跑题了吧!”谭孝曾说,“没有!人家问的就是咱家的故事。姑娘我没跑题吧?”没等我反应过来,他继续,“作为政协委员……”

谭孝曾与新中国同岁,他的艺术事业和新中国的历史一样充满了波折,“能赶上的都赶上了”。他这一代的京剧艺术家有着更多的辛苦和无奈。1959年,10岁的谭孝曾被保姆带着去考戏校,结果因初小未毕业没成,第二年又让保姆带着去了,这次考上了北京戏校。或许是遗传基因,谭孝曾的嗓音条件十分优越,入校仅2个多月就在长安演上了《二进宫》。从此一直活跃在京剧舞台上,他在上世纪90年代放弃了良好的出国教学的机会,一心在国内发展自己的事业并教育下一代。如今谭孝曾在湖北武昌谭家的老家,积极参与建设一个谭家京剧的主题公园,从雕像设计到桥亭的摆放位置,无不操心。他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身上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京剧现在为什么发展不好?国家能不能更重视更保护我们的国粹?商业化的道路行得通行不通?”就这些问题,谭孝曾深入地跟记者探讨,不知不觉天都快黑了。正好老伴阎桂祥带着家里的小狗出来溜达,他满脸慈爱的看着老伴和小狗,夕阳下展开了凝重的眉头,这时也正好得空可以把话题交给谭正岩。


谭正岩:谭派第七代
谭富英之曾孙,谭元寿之孙,谭孝曾之子

谭正岩是个时尚青年 用的苹果手机喝水用的星巴克水杯


谭正岩今年刚好30岁,看上去特别年轻,微笑间还带着羞涩。虽然是谭派京剧的第七代传人,但他没有想象的那么少年老成,或者传统保守。他写博客,上豆瓣论坛,穿“大嘴猴”PUAL FRANK,用iPhone,手机彩铃是一段葛优的笑话。

谭正岩7岁开始上了北京戏曲学校,师从钱荣顺、张庆良、李少祥、王志连、李金声、白元鸣、曲咏春等老师,学习文武戏。1997年至2001年,在中国戏曲学院表演本科班学习,后来又上了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当自己的伙伴都在夜店跳舞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北京京剧院工作,并没有因为是名门之后而被特别优待,平时要苦练功,演出机会也并不频繁,一场戏少则80,多则300,一个月下来工资只有1500。

谭正岩喜欢踢足球,打乒乓球,喜欢曲艺,跟何云伟那拨一起说过相声、双簧。一个人的时候还喜欢画画和弹古琴。谭正岩不大喜欢流行歌曲,但做电视节目的时候,老有编导让他来一段最时髦的流行歌曲,他为此也学会了不少。

如今的时代变化快,京剧不得年轻人的喜欢,同为年轻人的谭正岩,身高1米85,长相英俊的他,曾多次被邀请去参加影视剧演出,他原本也想靠影视剧先混出点名气,然后靠这个名气再往京剧上使劲,但好像又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当下。毕竟是年轻人,接触的人比较多,每当他认识一个新朋友,都会给对方一张自己演出的戏票,请人来看自己的演出,看完后认真地要求别人评价,如果觉得好,就跟身边的人说说,靠口口相传扩大京剧的影响力。如果年轻的朋友说“京剧啊!我可听不懂”之类的话,谭正岩会认真地跟人较劲:“别说京剧听不懂,周杰伦的歌你能听懂么!”

年轻的谭正岩肩负着继承谭派、发展谭派的使命,这使命也是他慢慢明白京剧的魅力之后油然而生的,还没谈恋爱的他甚至决定“一定要生个儿子,好继承谭派的事业”。

 



谭元寿:谭派第五代
谭鑫培之曾孙,谭富英之长子

上台前凝神静气做准备


谁最能影响谭正岩?肯定是爷爷谭元寿。谭元寿幼年入富连成科班坐科,兼学武生和老生。他较全面地继承了谭派的艺术风格,又借鉴了余派传人李少春的表演,是一位文武兼备的京剧老生。如今,谭元寿是惟一在谭派艺术上有发言权的人。

谭元寿的生活一直比较优越潇洒,年轻时爱好养花,养鸟,玩蝈蝈。老了喜欢雪茄、洋酒和收藏手表。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谭元寿很少演出,和老伴生活在建国门的一所高级公寓里,生活很简单:每天起床后,喝茶,看会儿电视,就吃中午饭;下午睡个觉,再抽烟,看会儿电视,吃了饭就又睡了。每隔三五天,会有胡琴师傅去家里,谭元寿跟着练练嗓子,活动一下筋骨。老爷子有个爱好—听收音机,每天固定时段听单田芳的评书,成了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虽然子孙不住在一起,但每到周末,儿孙们都要做好饭菜来家里聚会,陪老两口说说话,这个规矩已经有几十年了。

谭元寿非常疼爱孙子谭正岩,但这种疼爱更加表现在对谭正岩的严格要求上。无论谭正岩取得多大的成就,谭正岩也不会当面给过多的赞赏,一次谭正岩临时受命学新戏《战马超》,练得非常辛苦,三个星期内要学好,为此瘦了十多斤。第一次演出时很成功,爷爷却只是说了句:“你的腿抬得还不够高。”这让谭正岩心里很难受。可谭正岩背地里却跟儿子谭孝曾夸孙子谭正岩多么懂事,多么不容易,多么优秀,说着说着眼里就沁出了泪水。“唱戏最怕什么,心浮气躁,他又年轻,老夸他对他没好处。可是又不能不夸,那就小火慢慢熥着。”谭元寿说。

谭正岩对爷爷非常敬畏,有次手表坏了,被爷爷看见了,爷爷就想送他一块。试了几个都不合适,谭正岩说怕麻烦就不要了,谭元寿很生气:“爷爷给你的东西还怕什么麻烦!”直到找到合适的才算罢了。




其他代表北京性格的人
王朔

1993年的寒冬,王朔混迹于《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片中扮演一个老大级的“小坏蛋”,一出场就摆平大规模械斗,十足的北京爷们儿气。在嘴皮上他也不服输,把调侃当成武器,以一秒钟可讲六七个字的语速,骂过鲁迅、“四大天王”、琼瑶、金庸,以及北京人向来的死对头——上海人余秋雨。但若你损他一句,他就有十句“京骂”等着你,一直损还能把你损得很爽,让你笑得花枝乱颤。这是个地道的北京文化痞子,在诸多经典作品中,以游戏、颓废为精神特征,对白既通俗化又充满活力,通过戏谑和反讽的叙述语言,嘲讽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他说“精英意识必然沦丧,因为这不符合守恒原则”;他说他讨厌名人,“因为这违背人生而平等”——这口气只有北京人说着才地道,因为他们在中国舞台的中央,总理、主席是他们的邻居。

艾未未

易中天曾说“北京人的活法是哲学的,也是诗意的”,因此北京也有如艺术家艾未未这般,凭着对生死的体察及对生命意识的把握,将自己从最初张艺谋、陈凯歌的同学身份,转变成了设计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建筑师;把砖和混凝土这些最平常的材料,雕刻成富有诗意的盒子式建筑。他的语境诙谐风趣,时有惊人之语,你要是打趣他,他会加倍打趣你,把人损得无地自容,却找不出一个脏字,直白,但又费人琢磨——此“损”最见北京言语的功力。他那一身讽刺的愤青气概,以及独立、勇敢的贵族精神,使他成为了在国际上超越 “中国艺术家”身份的中国艺术家,促使他在影响中国艺术、建筑和政治的方向上狂奔不止。

最不能代表北京性格的人

郭德纲

毫无疑问就是北京的那个郭德纲,可他“北京”吗?作为一位近几年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相声艺人,无论是他的音频、视频,还是图片,点击率、下载率都不亚于任何的明星大碗,但如今他依旧谦虚地称自己为“非著名相声演员”,太有违北京人好面子的品质,可如今,谁又能联想他曾经的网名叫“天津小孩”呢?自1995年起,他十年如一日地在北京的大小茶馆“设摊”说相声,坚守“小剧场”,甘当小演员,勤勤恳恳,百炼成钢,修得一身“北漂”的生存韧劲——就光说这“十年磨一剑”的工夫,已和北京土著的闲散状态对立开来了。(文|邓丽虹)



榜样:爽朗豁达
关心政治时世潮流是首都精英的例牌性格,他们有着浓郁的爱国情操,并对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表现出馋涎欲滴和趋之若鹜,更对升官发财情有独钟。
衰样:贫嘴
由于大老爷们脾性、又受根深蒂固的皇城根气,北京精英不仅喜欢显摆,不低调,还动不动就拿“八旗子弟”扛出来吓人。不管懂不懂,他们都会发表言论,例如,生活中对吃喝拉撒特不讲究,但说话里会把“满汉全席”搬出来。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