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马逊到帕米尔
偶然看到拍摄于2019年的音乐传记片《帕瓦罗蒂》。影片开始于卢奇亚诺·帕瓦罗蒂1995年的巴西之旅,一行人从雨林深处来到马瑙斯城的亚马逊歌剧院,帕瓦罗蒂登上空荡荡的舞台,即兴唱起了意大利歌曲《美丽的小嘴唇》……
10多年后,当我也走进这家歌剧院时,帕瓦罗蒂已于几年前辞世,但我正巧碰上一个交响乐团在排练,于是坐下来仔细聆听。大厅里回荡着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旋律,熟悉而亲切,让我恍惚间飞临白雪皑皑的俄罗斯大地,忘了正身处万里之外炎热的亚马孙河流域。
马瑙斯是巴西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和亚马孙河的重要港口,17世纪前还是一个印第安人的小村落,1669年建城、1850年成为亚马逊州首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橡胶业的蓬勃发展,使它迅速繁荣富裕起来,包括亚马逊歌剧院在内的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就是在那一时期规划建设的。
亚马逊歌剧院落成于1896年,可容纳700多名观众,设计仿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绝大部分建筑材料、装饰物料和电气照明设备都是直接从欧洲引进的,在当时堪称一流。剧院建筑气势恢弘、装修豪华繁复、细节精致讲究,至今还让人真切感受到马瑙斯在橡胶产业繁荣时期的豪气和贵气。歌剧院启用之初,吸引了欧洲的许多著名乐团和音乐家来演出。帕瓦罗蒂1995年之所以突访亚马逊歌剧院,就是为了追寻百年前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恩里科·卡鲁索的足迹……
可惜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橡胶树在东南亚的广泛种植,马瑙斯的橡胶产业受到了很大冲击,经济衰退、人口锐减、城市贫困,以后更是长期依赖巴西联邦政府的补贴,城市元气经历了很长时间才逐渐恢复。可见,单一产业支撑不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长久发展,单纯依靠一时的资源优势更是难以打破“短命暴富”的魔咒。
从马瑙斯的港口上船,航行两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亚马孙河两大支流内格罗河与索里芒斯河的交汇处。眼前的宽广河面呈现出一道黑黄分明的水线,形成了绵延几十公里壮阔而奇特的景观。黑色的水来自内格罗河,因河水富含上游带来的大量腐殖质,在阳光下显出黑褐色;而黄色的水来自含沙量大的索里芒斯河。这一南美版的“泾渭分明”不由得让我想起《诗经》中《邶风·谷风》的诗句:“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亚马孙河全长6000多公里,流经南美洲八个国家,是世界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逊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10,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当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光是鱼类就超过3000种,约占世界鱼类总数的七分之一。传说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食人鱼”(红腹锯脂鲤)、“牙签鱼”(寄生鲶鱼)、亚马逊鲇鱼、电鳗等,要是生长于开发时间较早、文明程度较高的黄河、长江流域,肯定会成为《山海经》等古代典籍中异兽神鱼的原型。
与亚欧大陆的文明相比,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发育相对滞后。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亚马孙河流域绝大部分都是神秘的无人区,而对这一流域的较系统考察要等到19世纪以后了。但人类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猛兽凶禽、瘴疬疫病,甚至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土地贫瘠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都无法阻止人类生存发展的脚步。
在地球的另一端,帕米尔高原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帕米尔高原在中国古代称为“葱岭”,地跨中国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东南部、阿富汗东北部,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和天山山脉都交会于此,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植被缺乏、地质灾害频繁,严寒的大陆性高山气候多暴风大雪。但这个在法显眼中“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的荒原,自古以来却是“丝绸之路”的走廊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东晋的法显、唐朝的玄奘等僧人西行求法,高仙芝率唐军西征中亚,粟特人的商队往来穿梭,马可·波罗东行中国……古代中国与亚欧腹地的经贸、人员、宗教和文化的交流交往,在这里书写了风云激荡、浓墨重彩的历史传奇。
登上塔什库尔干县城边的“石头城”,发现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蒲犁国的王城,唐代在这设立了葱岭守捉所,扼住了帕米尔高原东部的交通要道。历经了千百年的战火浩劫和历史变迁,如今这里只剩下断续的城垣、崩塌的房址和成堆的乱石,玄奘当年讲经的场所已无处可寻,但还是可以依稀感受到城中昔日的繁盛。
时值秋日午后,一缕阳光从云间透出,照射在远处的慕士塔格雪山上。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行一时的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首改编并运用了塔吉克族音乐素材的作品,旋律优美、生动欢快,时而风情万种、时而豪迈粗犷,既展现了雪山高原的雄阔壮丽,又描摹了塔吉克人的诗情画意。塔什库尔干也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故事的发生地,这部1963年上映的经典电影,讲述了塔吉克族人民与解放军一起戍守边关的故事,真正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时至今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等电影插曲还在天山南北、祖国大地上传唱……
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位于塔什库尔干县与阿克陶县的交界处,虽未超过8000米,但有着“冰川之父”的响亮称号。山体浑圆宽大,主峰两侧有许多呈放射状分布的大规模山地冰川,西坡较平缓但多裂缝,北坡和东坡却非常险峻,自古几乎无人能成功登顶。1956年,中国和苏联的联合登山队31名队员仅凭简单装备,全部登顶慕士塔格峰。这也是新中国登山运动的荣耀起点,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我国著名油画家、肖像画《塔吉克新娘》的作者靳尚谊,1957在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毕业作品就是《登上慕士塔格峰》。油画以登山队员们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奋力攀登的一个瞬间,充分表现了人类团结拼搏、战胜自然险阻的力与美。
从古至今,从亚马逊丛林到帕米尔高原,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脚步从未停歇。一部百万年的人类史,就是世界各地的人们不断挑战自然极限和自身体力智力极限,逐步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改变地球面貌的磅礴史诗。虽然工业革命后,人类对地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枯竭至今困扰着人类社会。但我们始终相信,人类应该有足够的共识、勇气和智慧、力量,开辟出一条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系人文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