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技校的世界冠军:世界技能大赛是赛场,也是市场

“每天练习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没有休息日,训练是孤独的,每天站着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是不能说话的。”田飞鸿说,辛苦归辛苦,但比在工地更有奔头。

龙伟杰介绍,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要求和任务设置,很多来自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也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

责任编辑:何海宁

当地时间9月11日,两名中国选手在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现场。李洋丨中新社丨视觉中国丨图

当地时间9月11日,两名中国选手在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现场。李洋丨中新社丨视觉中国丨图

从在工地上搬砖,到站在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最高领奖台,田飞鸿用了6年时间。6年的勤学苦练,田飞鸿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亲身经历了时尚的一番轮回:“以前流行离子烫,甚至杀马特,很夸张,现在自然一点。”

田飞鸿来自贵州农村,就读于重庆五一技师学院,就在前不久,一举拿下美发项目的世界冠军。苦心打磨手艺多年,他密切关注大赛规则变化,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他发现,比赛题目越来越贴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毕竟我们学技术还是要给消费者服务。”田飞鸿说。

当地时间2024年9月15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闭幕。在全部59个项目中,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6枚金牌,位居金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世界技能大赛被称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从刮腻子、剪头发,到数控铣、信息网络技术,技能高手的神奇表现登上热搜。

无论是美发比赛对着照片的1∶1还原,还是数控铣项目压缩至0.002毫米的极限误差,技术工人的精湛技艺,并非单纯为了比赛而精益求精,背后都有着真实需求在驱动。和实际需求相互贴合,正成为世界技能大赛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一根头发丝的八分之一

“尺子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相当于我们的狙击枪。”训练多年,对刻度的高度敏感,已经成为龙伟杰的习惯。他参赛的项目是数控铣,需要在4天时间内,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例如,45号钢的材料比较硬,对刀具的磨损非常严重,需要不断调整操作力度。

于是,尺子成为适时调整微操作的依据。“这个量块跟三坐标检测出来的数值,要完全吻合,要根据它的实际数值调整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