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考古六十年:王炳华的西域漫游

一个一个的考古点,多年后在王炳华的脑子里连成了一个大的历史画面,这个画面是传世文献中难以见到的样子。

责任编辑:刘悠翔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塞外风沙,晚年的王炳华居住在上海青浦郊外淀山湖畔的一家养老公寓内。这么多年过去,古墓沟、楼兰、尼雅、依循,这些新疆地名依然鲜活地跳动在王炳华的脑海中。“人的精力太有限了。”王炳华说。作为一名考古学家,王炳华已经放下了手中的铲,但作为一名90岁的作家,他还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养老公寓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种材料、书籍,提示着这位老人每天的工作状态。2024年,王炳华一口气出版了两本著作,《瀚海行脚——西域考古60年手记》《寻找消失在沙漠深处的文明——楼兰、鄯善考古研究》,都是他早年考古工作的总结。“未了的事情太多了”,和新疆有关的考古、写作,一干就是60年,但他还想去更多的考古现场,还有更多未完成的案头总结工作。

新疆鄯善吐峪沟大峡谷。icphoto

新疆鄯善吐峪沟大峡谷。icphoto

采访王炳华的这天上午,一位法国的考古爱好者正好也来拜访。布安瑞(Eric Bouteiller)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但他的业余爱好是汉代的古墓,他专程来养老院向王炳华请教西域汉代考古的情况。

“你为什么来找我?”王炳华问布安瑞。布安瑞说,在他感兴趣的这个领域,“文献中已经找不到新鲜的感觉”,而考古里面有,他很想找新疆考古界的老前辈聊一聊。

王炳华说话思路清晰,略带江淮口音,他对布安瑞说,自己走过的这条考古之路,是没有办法复制的。“天马行空”,他这样评价自己这60年的考古生涯,“现在各种规矩都建立起来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时代再也不会有了。当时的环境创造了我。”

回顾考古生涯,王炳华说自己是“被形势推着走”的,遇到楼兰就做楼兰,遇到尼雅就做尼雅,“形势”让他关注了很多问题,如今看来,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两汉魏晋时期,“这个时段正是中原封建王朝积极向西推进,打开了欧亚大陆新局面的阶段,因此留下了很多东西”。一个一个的考古点,多年后在王炳华的脑子里连成了一个大的历史画面,这个画面是传世文献中难以见到的样子。

这种反差,最好的例子就是丝绸之路。在王炳华的脑海里,丝绸之路不是几条东西联通的大道路,而是一个细密的网状结构,“有千万条道路”。如通过阿尔泰山往西走,到南西伯利亚,是很好走的路;通过帕米尔往阿富汗走廊走,也一点不难,“我都走过”;还有王炳华团队率先发现的吐鲁番西部的阿拉沟道路,“这些路多极了,有需要就可以走”。王炳华多次和南方周末记者强调,新疆地区是欧亚大陆东部地区跟西部地区联系的一个重要通道,华夏文明并不孤立,它跟西部是有联系的。

还有丝绸之路的时间问题。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文献中对西域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