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出行的家长,为何难以消除原罪感?

带孩子外出的我,心理上总有一种无法消解的原罪感,仿佛只要我们现身任何秩序井然的场合,就自带恐怖分子标签。一旦此标签因为哭闹等行为被坐实,一场成年人施以成年人的道德谴责极刑,就会马上降临。

责任编辑:温翠玲

当打工人热议并经历着调休,对国庆长假翘首以盼时,之于一位学龄前儿童家长的首要联想,必然是带娃出行的各项计划。与此同时,往日带娃出行的艰辛记忆,也如洪水般涌现。似乎无论提前多久做好身体和精神上的准备,带娃出行,总难避免原罪感。

毫不夸张地讲,儿子三岁以前,每次带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都是极其紧张的。出行前,我会反复检查他的刚需用品是否齐备,除水杯、尿布、备用衣物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分散他在不安环境中注意力的玩具、零食。

第一次带他搭乘飞机时还不到两岁。按规定,两岁以下幼童没有单独的座位,需要以大人怀抱的方式,共享一个位置。那次出行,我头一次见到了婴儿安全带。登机前托运行李,安检,抵达卫星厅,本已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望着这条陌生的安全带,我选择待在原地被空姐救援。

那次两小时的航程,是我经历过的最漫长的飞行时间。为了不让儿子影响到其他乘客,我选择了靠过道的位置,这样他的腿部能有稍大一些的活动空间,因为不舒服发出的抱怨也会少一些。考虑到气压变化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