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村庄4个月,种田人改当“钓鱼佬”

农田最早被淹。年轻人觉得可惜,干脆放入鱼苗。水淹村庄四个月后,积水沿岸几乎每隔十米就有“钓鱼佬”。

然后是主干道。道旁一排8米高的电线杆,现在只露出水面2米。政府派来机动船,接送孩子上学、村民赶集。

房子一楼泡水,住着危险,但在二楼平台拥有开阔湖景。9月降雨明显减少以后,抽水排涝重启。

发自:广西忻城

责任编辑:谭畅

2024年8月30日,广西六安村,村民在积水边钓鱼。南方周末记者 刘怡仙 摄

2024年8月30日,广西六安村,村民在积水边钓鱼。南方周末记者 刘怡仙 摄

午后水温渐高,几次投下的鱼饵都没有咬动的痕迹,王震宇(化名)索性将鱼竿放下,不再管它。这是2024年8月31日,当地汛期的尾声。数月前,茫茫水面下还是成片玉米地,还有刚种不久的水稻以及佛手瓜。

4月下旬的一场大雨后,广西一座名叫六安的村庄由于消水溶洞被堵,雨水汇聚在洼地,无法外排。积水一点点爬上来,先是淹了农田,再来是村道、房屋,四个月后水位已直逼楼房二层,积水面积超过450亩。那些绿油油的植物,长久地淹没在水下。时间久了,整片水域都变成绿色。

由于房屋被淹而搬到镇上养老院居住的村民,每隔3天赶集时,便会回来看一眼。看着进不去的家门,他们内心焦灼而无力,只好摘点瓜果蔬菜便离开。

也有村民拿上几把钓竿,在家门口钓鱼。六安村祖辈务农为主,没有捕鱼经验。可水淹村庄四个月后,积水沿岸几乎每隔十米就有“钓鱼佬”。

村庄成湖

六安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大塘镇下辖村庄,四面环山,有着典型喀斯特地貌,驼峰般的山峰一座接着一座,峰丛间的洼地接连成片。村民们把房屋建在山脚下,在山间洼地种上水稻、玉米等各色农作物。

村东北角有一处消水溶洞,“好像一口锅,那个位置是锅底”。村民吴永华说,过往每逢大雨,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雨水会在这里“神奇消失”。

沿着地下河,水流从地下穿过一座山峰,在另一处山脚下钻出。降雨量极大的时候,出水口像一处泉眼,喷涌出柱状水流——这是正常年份的水情,六安村村民对此习以为常,世代熟知。

然而,今年水情不同寻常。吴永华回忆,4月20日前后,一场大雨降下,“不是很大,但下了一天一夜”。

雨水没能从洞口消失,而是逐渐漫上地面。起初,村民们不以为意,往年降水集中时,也有过涨水的情况,大概两天,水便能完全消退。

这次,雨停后几天,仍没有消水迹象,地上水位反而逐步上涨。“到25号左右,淹了有20亩农田。”

吴永华和其他村民纳闷,到出水口查看,发现泉涌景象没有出现,出水口的水流很小,很平静。村民们猜想是地下溶洞堵塞,排水管道不畅。

既然排水仍需时日,村里的年轻人想着利用一下这口“天然鱼塘”,在其中放些鱼苗。“还没想到以后会淹房子”,吴永华称,那时只是觉得淹了农田可惜,干脆养鱼。

很快,年轻人凑出2040元,购买荷花鱼、草鱼、罗非鱼、鲫鱼等品种的小鱼苗。4月26日,两万五千多条鱼苗下水了。

所谓年轻人,大多也四十不惑了。他们的父母年过七旬,高血压、脑梗、冠心病等慢性病缠身,即便生活能够自理,也需要子女偶尔回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