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最后的砍苇工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郑洁 方迎忠

2013年,湖南澧县,砍苇人迎着清晨的朝霞走进砍苇地(陈正军/图)

秋冬的洞庭湖边,以往总能看到用芦苇搭建的棚屋,简陋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将芦苇紧实地捆扎在一起,斜立着围成一个拱形的棚,有的用小捆芦苇编织成棚屋的骨架,再罩上一层防风的塑料膜。棚屋是芦苇工在芦苇收割季的住处,秋冬立起,将近一百天,他们在棚屋中吃饭、睡觉。

2014年,湖南津市,砍苇工在棚屋外简单洗漱(陈正军/图)

芦苇是洞庭湖湿地最大的植物群落,面积约有130万亩,曾经一年的产量可以达到120多万吨,约占全国芦苇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芦苇主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