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226名博士,蕲春“博士街”是如何产生的?

早在宋代开始,蕲州一带就先后办了“州学”“府学”“县学”等机构。“州学”不是一般意义的学堂,而是培养顶尖人才的学校,要经过层层选拔,才能成功入学就读。

明清时期,博士街一带兴起了置办“义学”“族学”之风,整条街的人会拿出自家的田地租金或门面租金办学,供养那些考取功名或备考功名的人。换言之,那些家境贫寒的孩子,家里没有进京赶考的盘缠,街坊邻居或家族里的人会采取众筹的方式支持他们念书及赴京赶考。

责任编辑:辛省志

作为一名湖北黄冈人,我一直知道黄冈下辖各县都有一些闻名遐迩的美誉,比如我家乡所在的浠水县是记者县,意思是盛产“记者”;邻县红安是有名的将军县,盛产“将军”;蕲春是博士县,盛产“博士”(或教授)。这不,趁假期回家之际,我携父母及侄子慕名去了一趟蕲春,探访了该县的博士街。

博士街其实是人们对其的雅称,真名是“东长街”,此街呈东西向布局,长度合计1200米,街的西端有牌坊,题词“东长街”,东端与濒湖路相连,李时珍故居位于东长街的3/4位置。走在街上,映入眼帘的“博士”符号比比皆是,光我注意到的就有“博士幼儿园”“博士家居小区”“康博苑”“博士文具店”“博士托管班”“博士补习班”。各条南北向巷子里关于“博士”的符号,及我没有注意到的关于“博士”的符号,估计更多。

一条街226名博士

我此行的目的非常简单,即了解“为何这条街盛产博士”。为达成这一目的,我必须要寻到一位这条街的专家尤其是“土专家”,也即此地土生土长的专家。

几经周折,我找到了张鸣老师,张老师1957年生,学历高中二年级,但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迄今没有外出打过工,但我必须要严肃地尊称其为“老师”。作为一个农民,他有专门的书房,书籍、字画、笔墨纸砚、中医药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类器皿,占满整个屋子。书柜里有各种书籍2000余册,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医药方面的,几乎集齐所有李时珍的著作。众所周知,蕲春是李时珍的故乡。作为李时珍的同乡,张老师以研究中医药为毕生的最大嗜好。二是蕲春本土文化方面的,他痴迷于收集与研究蕲春县各类出版社尤其是蕲春文化方面的读物,他本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